【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香港當代水墨藝術家黃孝逵,來臺灣的首次個展,7日在台北內湖的畫廊登場,在港台藝文界人士的熱烈出席下,使這場別開生面的開幕式熱鬧登場。多位臺灣的知名水墨畫家及學院派教授暨書畫會領導人齊聚一堂,對這位生於中國,長年定居香港,並計畫來台創作藝遊的當代水墨藝術家黃孝逵的藝術風格與為人性格充滿無盡的好奇與話題。午後的開幕式大雨猛烈,在港台藝術家熱絡交流下,對藝術家黃孝逵展覽作品有著遇水則發的期待與雅趣,言談中更增添了當代水墨在傳統發展路徑中的轉折契機,賦予這次展覽的高度鑑賞與期待。

開幕式上特別邀請前臺藝大校長黃光男教授,他也是知名的水墨畫家,在開幕式上談談他對黃孝逵老師臺灣首展作品的評論。黃光男指出,黃孝逵在東西交織的繪畫基礎上,展現出靈巧力、人文特質與禪境的修為,本質上的創作與藝術風格所呈現出的生活美學,讓他的水墨作品在傳統與現代中兼容並蓄,自成一格,他的繪畫美學具有深摯的價值感,不僅畫出自己的文化性,更具有藝術風格的定位,讓觀者能融入他作品的畫境之中。

本展策展人的臺灣藝術大學藝政研究所教授廖新田則認為,在氣韻生活與水墨現代性的結構中,黃孝逵老師在傳統所呈現的現代性特質中,有著主題創新與對時代的掌握,更蘊涵著年輕化的活力並懷抱著傳統水墨在現代化氛圍中的發展與蘊化軌跡,讓觀者感受相當震撼。廖新田強調,此次展出黃孝逵多年來對水墨語言深耕成果與創新實踐,更呈現他在當代語境中對傳統筆墨的深刻轉繹與詩意延伸,樹立了視覺與思維兼俱的典範。

黃孝逵老師則感謝促成他此次來臺展覽的相關朋友們的大力協助,幾次來臺的觀察,他深感臺灣有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也認為臺灣在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的功夫與成果遠遠超過香港,臺灣人民對文化的啟發與藝術的薰陶,尤以禮教的嚴格與完整,都是讓人敬佩,他希望透過這次來臺首次個展的機會,與臺灣的藝文界人士交流學習,並維持創作的能量,為未來的展覽與發展保持多元互動的機會。

開幕式後特別舉行一場以黃孝逵老師個人及畫風為主題的座談會,仍由策展人廖新田教授擔任主持人,參與座談的知名教授皆為兼具藝術理論基礎及策展暨藝術行政實務經驗的學者,分別是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榮譽館長潘襎、師大美術系榮譽教授袁金塔與師大美術系教授白適銘,四位教授都曾兼具美術館與博物館館長的背景歷練,與黃孝逵老師也都有多年的熟識情誼,從他們所提出的評論更顯自然、宏觀、專業與稹密,讓與會的貴賓及藝文界人士有著對黃孝逵老師具體掌握般的喜悅與滿足。
袁金塔教授表示,他所認識的黃孝逵老師是具有多重身份的藝術家,審美觀念細緻,內在美感具有獨特敏感度,作品讓人看到詩的境界,在突破創意的同時,更能彰顯出黑白對比的效果,他內心自由放逐的豐沛藝術才華,可謂非典型的創作,作品融入新寫實主義風,色彩運用充塞印象派元素,在兼具感性與理性的筆觸中,延伸了無邊際的創作思維,風格獨特,令人感動。

潘襎教授則指出,生長在大時代的香港藝術家黃孝逵老師,習畫過程承襲傳統的薰陶,可謂承受苦難,磨練生命,如何安身立命焠勵自我備顯重要,而香港是華人社會歸屬感與華人現代化的途徑,中國水墨畫現代化的努力與反省,則對傳統有著更大的包容。潘襎教授指出,黃孝逵老師的作品,將傳統筆墨內化並做了理性的陳述,在傳統之外,線條與點描的筆觸,用墨色層層堆疊,從傳統到現代所呈現的內在思維,更用出世的精神看入世,深居大樓林立的香港,作品更能顯現抒發時代的感受,心境平衡中亦不失寧靜的自在,在黃孝逵老師眺望海景、燈火與樓列之際,心靈的騷動也做了平靜與沈澱的舖陳,可說遠觀塵世蒼茫,體悟時代深刻的美感。

白適銘教授則認為,黃孝逵老師是一位文質彬彬且深具藝術理想的當代水墨畫家,他在近代中國離散的現實中深具藝術創作的堅持與堅毅精神,在這次臺灣首展的作品中有著全新的試探,從傳統水墨畫中探討新思維,破立之間有所評斷,作品融合了許多不可能,也展現了更大的藝術可能性,在疏密與色彩間的對照性,黃孝逵老師則以詩人的眼光與角度看香港景觀市況,呈現出島嶼水墨的情懷,雖然現實是喧囂的,但總是可以超越近代百年的苦難,根植歷史文化的傳統價值。

黃孝逵老師在大陸現代化建設過程破壞大於一切之際,讓作品獨一無二的做了文化細膩的保存,運用深摯情感的筆墨與軌跡,在都市繁華中呈現傳統的面貌,他內在年輕炙熱的心,可說是來自深廣文化與悠久歷史的造化,他的不斷努力也讓現代人碰觸到穿越歷史的心靈交會,在一睹作品的流連忘返的同時,黃孝逵老師的當代水墨畫則藉由藝術訊息傳達入世與出世的信念,自能回應社會的急遽變化。白適銘教授說,現實不一定美好,政治也可以很優雅,在面對及超越現實的同時,從傳統與創新中找到文化視覺的醒悟,從而觀看社會必有所感。

策展人廖新田教授則認為,黃孝逵老師的現代水墨作品獨具特色且自成一格,在他不同的文化空間與時代背景中呈現最高的傳統境界,港台水墨交流的同時更顯現其作品的文化資產內涵,這次的展出,無疑的,將對台灣水墨現代性帶來後續發展的餘波盪漾,黃孝逵作品的文化思潮也如同音符般的對位,在時代風潮中展現傳統與現代的圓融與韌度,黃孝逵老師的作品帶來了創作及研究的視野,重新檢視與認識眼前,在藝術衝擊中另有一番新的詮譯與見解,也是這次展覽的最大突破與藝術價值。

廖新田教授表示,水墨藝術源遠流長千百年,風格多樣而派系繁複 ,水墨畫的現代性透露出傳統與現代的衝撞與適調、拉鋸與搓揉。從石濤「筆墨當隨時代」到蘇東坡的「出新意於法度之中 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華裔水墨創作者將傳統藝術現代化的作為是時代所趨,藝術花朵也特別讓人驚豔 。

出生於重慶的黃孝逵,32歲時移居香港,創作心境因而逐漸蛻變,造景風格也有著特有的香港視野。他的藝術觀是融匯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的特色 。2009年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黃孝逵以「壁生千刃」獲選 ,2025年再以傳統水墨系列作品首度進入香港威尼斯雙年展的遴選之列,備受期待。黃孝逵老師有獨具匠心的構圖,在意境上的經營則是在可見傳統的精神以現代再詮釋。2024年 ,他榮獲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可謂實至名歸。 他豐富的人生經歷與作品創作,雖已82高齡但仍永續無瑕,自忖思想沒有停頓,新作品隨時可見,透露出自在隨意天性,對眼前一切坦然於胸。

黃孝逵作品表達出現代傳統並蓄、在地與跨域的兼容觀點。他認為香港要中西文化交流,就一定要有些非常傳統的,並因而從傳統的基礎上加入西方理念的轉化, 讓黃孝逵的現代水墨,則一如香港明珠,自成一格,創作手法、技巧表現與藝術風 格讓人耳目一新。「自成一格-香港當代水墨藝術家黃孝逵臺北個展」,自即日起假台北內湖SUNWAY 藝術空間展出至7月5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