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修復模範 原水交社宿舍群工程 獲銀級綠建築標章

B4棟校級宿舍及園區景觀新植植栽-4000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直轄市定古蹟原水交社宿舍群為少數保留自日治時期迄今,軍事人員及其眷屬集居模式之案例,相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其遊客中心暨園區景觀工程,經內政部認可取得8項綠建築指標,獲銀級綠建築標章,突顯出古蹟修復同樣能為地球的生態及環保節能盡一份心力。

這8項綠建築指標包括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及污水垃圾改善等,為國內少見有新建築及景觀結合古蹟群獲綠建築標章之案例。

B4棟校級宿舍及園區景觀新植植栽-4000
▲校級宿舍及園區景觀新植植栽。(圖/臺南市文資處提供)

臺南市文資處表示,直轄市定古蹟原水交社宿舍群建築以南北向規劃,每戶設有完整之庭院,建築型式與構造顯示出適合臺灣氣候的做法,包括紅磚砌通氣孔、門廊、簷廊、高天花等,古蹟本體即富有綠建築構造之特色。

臺南市政府於2004年將8棟建築(3棟將級宿舍、5棟校級宿舍)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於2016年啟動古蹟修復工程、2018年啟動遊客中心暨景觀工程。

配合原古蹟綠建築之特色,新建的遊客中心暨景觀工程亦以綠建築為目標。遊客中心為二層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以斜屋頂的造型結合遭火損殘存之古蹟遺構而成,融合於水交社古蹟群中。斜屋頂採複層隔熱設計,外牆採遮陽板及多孔銹鐵板遮陽設計,結構以合理化、輕量化設計,新建建築通過綠建築外殼節能及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將級宿舍修復後及新植草花與植栽
▲將級宿舍修復後及新植草花與植栽。(圖/臺南市文資處提供)

景觀工程部分,舖面以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舖面搭配礫石舖面與綠地,保留地表逕流水以涵養土壤。全園區保留大量老樹,進行疏理、扶正、修枝整理,另新植樹型優美之喬木,並於古蹟房舍四周及路徑間種植原生種之狼尾草、細葉芒等高草,高草隨風搖曳,與古蹟環境搭配別有一番風情。本工程除通過綠建築基地保水指標及綠化量指標之外,更獲2020第8屆臺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臺南市文資處表示,結合古蹟、景觀、綠建築的水交社文化園區,除了提升整體價值外,園區規劃的各大主題館及特有紋理地景,更提供市民及國人多層次藝文休憩娛樂之舒適空間。

遊客中心為二層鋼骨,以斜屋頂的造型結合遭火損殘存之古蹟遺構而成。
▲遊客中心為二層鋼骨,以斜屋頂的造型結合遭火損殘存之古蹟遺構而成。 (圖/臺南市文資處提供)

 

 

臺南市文資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