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微觀.史觀」考古開展  從顯微鏡下窺見千年前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史前館推出考古特展備受期待。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重新開館屆滿一年之際,由常設展廳議題延伸的「微觀.史觀」考古特展,將引領觀眾從顯微鏡下的視野,藉由對「矽酸體」、「玉」、「玻璃」與「礦物」等主題的研究發現,一窺千年前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並邀請民前來見證臺灣與世界交會的秘密。

史前館代理館長蔡志忍表示,史前館「臺灣史前史廳」介紹臺灣從三萬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豐厚的人群故事,而「微觀.史觀」考古特展則進一步帶出千年前臺灣與世界的連結。考古學者從顯微鏡下的微小線索,窺見千年前的臺灣與世界的連結。讓我們深刻體會其實海洋從來就不是這座島嶼的阻隔,而是連結世界的道路。

▲史前館推出考古特展,民中樂於與文物展品互動,繞富趣味。(圖/史前館 提供)
▲史前館推出考古特展,民中樂於與文物展品互動,繞富趣味。(圖/史前館 提供)

策展團隊指出,見微知著、透物見人是考古學的重要研究目標,從研究出土數千、數萬年前的古老器物、遺跡等來還原史前人群的生活與行為,例如以空間分布及脈絡關係可得知器物之間的連結,物質遺留本身則可藉由外觀特徵的觀察進行類型學的比對分析,但近年來因著科學儀器及研究方法的演進,使得考古學者的視野可著眼於微小的線索。本特展以「矽酸體」、「玉」、「玻璃」及「礦物」等四個考古主題,透過掌握物質遺留的成分,進而進行產地溯源,探索史前人群交流與互動的路徑及貿易交換等社會關係,從微觀世界看到宏觀的史前時代發展脈動。

植物矽酸體是近年新興的考古學研究,學者透過實驗技術及顯微鏡,從土壤、陶器、石器等遺留中提取極微小的矽酸體,並從其形狀與特徵辨識出不同的植物種類,解開史前的種種疑問。南科遺址因出土「臺灣第一米」,證實臺灣在5000年前就吃稻米,經過分析史前西部的米屬於稉稻。卑南遺址雖然沒有發現稻米遺留,但從矽酸體的研究可以知道原來3500年前臺灣東部也有稻米,而且是與西部不同的秈稻,進而推測卑南遺址聚落農業的富足。

臺灣閃玉礦脈位於花蓮豐田周邊,曾在1970年代佔有世界玉石市場一隅之地。研究顯示臺灣史前時代許多遺址都曾出土玉器,最為知名的仍是5件典藏於史前館的臺灣國寶。臺灣玉因鉻鐵礦所形成黑點,由於其中錳和鋅的元素含量比例高於其他地區,因而成為臺灣玉的身分證。

▲史前館的礦物也具有史實的考據呈現。(圖/史前館 提供)
▲史前館的礦物也具有史實的考據呈現。(圖/史前館 提供)

陶器研究是考古學的重要基礎,傳統上透過陶器的外型變化來識別區域之間的關係與年代早晚。在考古學引入地質學的岩象分析方法後,能夠更深入地研究陶器的陶土成分、摻合料等細節,進而探索陶土的可能來源地。這使得陶器研究不再僅限於形制,而能透過微觀的岩屑或礦物成分來理解人群之間可能的互動網絡。

「微觀.史觀」考古特展運用繽紛色彩迷幻風格,將學術研究成果搭配互動及聲光效果渲染,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考古學透過顯微鏡下的證據來理解史前人群的行為,藉此打開嶄新的歷史視野,歡迎民眾一同前來沉浸在微觀的世界裡探索宏觀的視界。

 

 

 

相關連結:史前館及卑南遺址公園初二起開館   精彩活動龍喜為著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