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述 / 郎亞玲】
歐美自60年代起,伴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繼電力、電話、電報、電腦與自動化的發明進展;電視普遍進入各個家庭,開啟了「影像」成為日常生活「在場」的一頁。1967年,Sony短片錄影機的發明,帶動藝術家親力親為地嘗試拍錄的活動和創作,使「錄像藝術」後來居上,繼動力藝術、網路藝術、躍升為「新媒體」藝術的第三主流。「錄像藝術」迄今方興未艾,挑戰當代觀念藝術、實驗電影、紀錄片、裝置藝術與行動藝術的邊界,並揉合多種表現形式和技術,游離、辯證於「真實」與「虛構」;「再現」與「仿擬」;「紀錄」與「排演」之間。
對於從事錄像藝術的藝術家而言,他所專注的課題有二:一是外在世界是如何被「科技」再現?以及科技如何影響改變人們的觀看方式?他可以是客觀的觀察者、研究者,也可能是主觀經驗的敘述者、紀錄者;更有可能的是,他選擇了所有可能中的不可能,運用各種影像技術創造或導向影像全新的視野。相對而言,觀賞者無法停滯於傳統美學欣賞的方式,只是被動接收作品的全體;此因影像藝術的本質,即蘊含了對自然與寫實影像攝錄的質疑、反動、與顛覆,做為一精神與社會的複合體,探究影像技術如何影響、干擾、形塑人的精神層面(感官、知覺、思維、心性等),創作者必須長期反覆關注、實驗、模擬、操作,且將觀者反應收攝於作品中考量,而非令其自外於觀賞對象與過程。
這就是「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特別引人入勝之處。先是場地的選擇,每年固定的場地「鳳甲美術館」,運用近年最夯的「沉浸式劇場」概念,營造出全然闇黑的觀看環境,令參觀者輕易切斷對外的關聯和思緒,並融入其中。其二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空間保存老建築斑駁、蕭條、冷峻意象,獨立房間自由穿梭,如進入不同之視覺甬道,在意識與潛意識、感覺與思維、幻想與夢境中切換、遊走、匍匐、泅泳、浮沉。
此外,策展人林怡華、C-LAB策展人游崴標舉的主題「ANIMA阿尼瑪」,在拉丁文裡意指「生命」或「靈魂」,加上強調以「催眠作為一種觀影儀式」,明確地希望經由環境的安排、影像、聲音、語言、燈光、音樂的引導,讓觀眾脫離慣性觀看方式,以影像的「催眠性」,引領感官與身體有全新觀影體驗,繼而召喚生命與靈魂內在的深沉共鳴。
此次展覽除邀請製作之外,也辦理國際徵件,從700多件作品挑出26件展出與放映,精彩可期。其中表現手法各異,如鳳甲美術館展出的「金蝸牛的誕生」,泰籍藝術家朱拉亞農.西里彭以戲謔、魔幻、幽默、諷刺的手法,加上模擬20年代默片形式,拍攝一段結合歷史背景與民間傳說的短片。在放映空間裝置擺設成舒適仿古的獨立空間;讓觀者輕鬆、悠閒地看片。殊不知,此空間複製了影片觀賞的「偷窺」心理與行為,專注於觀看影片的人,渾然不知自己也成為窗後另一群人的窺視對象。而加拿大籍的史丹.道格拉斯的雙頻道錄像作品「分身」,乍看有如好萊塢科幻電影,但兩個正反螢幕要呈現的卻是在太空中因操作謬誤,造成平行時空與主體/分身的鏡像,兩兩對照之下,截然不同的遭遇與對待,乃直接指向了影像本質的真實/虛構的辯證,而人的主體又如何面對這曖昧不明的尷尬處境?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則有台灣藝術家吳梓安充滿細膩、幻想、詩意拼貼成的影像「少女的祈禱」,死亡的主題透過片段影像、聲音、劇場式的陳設,感受異常喧鬧、繽紛,華麗,時光已逝、青春不朽,瞬間的耽溺讓記憶縫合。中國籍陶輝作品「Double Talk」,則以批判性的雙頻道錄像,反思資本主義下媒體運作的荒謬性,以韓國擅長的娛樂產業的「偶像」文化為對象,讓產業鏈曖昧不明、虛實難辨的多重身份與結構無所遁形。
雖然錄像藝術至今仍與實驗電影、裝置藝術範疇多有重疊,但在台灣能見到以「錄像藝術」為核心主題的展覽,實屬不易。期待每年都能見到各國代表藝術家的大作,也同時讓台灣藝術家同場競藝,看見影像藝術在台灣的深耕與開拓。
展期|2020.10.16-2021.01.17
地點|鳳甲美術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本文作者為美學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