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效益  永續傳承  畫廊協會在既有基礎上力求藝術臻進  國際藝術市場接軌勢在必行

▲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與秘書長游文玫。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10日舉行媒體茶敘,在邁入2025年的藝術產業振興之際,說明了今年開春之後的多項重大措施。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表示,延續去年畫廊協會在推動以畫廊業者與藝術經紀代理及藝術創作者三方互動的會務基礎上,展現產業精進的多元發展,獲得了重大的成果,今年也將在多個項目與節目設計上,以藝術提昇的效益而開拓新的願景,也讓今年畫廊協會步入新的里程,備受期待。

陳菁螢理事長指出,每年的藝術博覽會與藝術週的雙品牌活動,今年將繼續推展,即使面臨了經費上的匱乏與短缺,也採取了必要的因應措施。協會今年將藝術週視為重點,除了代表著城市文化品牌的優勢外,也能藉此活動吸納更多國際藝術市場與專家學者、藝術創作者與經營機構代表的參與,藉由藝術週的平台讓世界看見臺灣,也讓臺灣的藝術經紀實力揚名全球。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在新春之際提出協會今年的多項改革與創新措施。(記者 辛澎祥/攝)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在新春之際提出協會今年的多項改革與創新措施。(記者 辛澎祥/攝)

畫廊協會指出,新會所落成、藝術管理學院啟動,推動產業共學與多元藝術發展,是今年創新的項目,畫廊協會將透過嶄新會所的落成,全面強化視覺藝術產業的專業發展與人才培育。同時,2025 年的三場藝術博覽會與台北藝術週將以「平等與多元包容」為核心主題,呼應國際當代藝術趨勢,深化藝術市場的連結與影響力。

畫廊協會新會所落成 提供產業專業交流空間,新會所這項遷址計畫歷經一年半時間,並由第 15 屆理事長張逸羣、第16 屆理事長陳菁螢及兩屆理監事團隊共同推動完成,也象徵協會邁向更專業化與國際化的發展。

▲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右)與秘書長游文玫(左)去年在台南藝博會宣傳活動上與台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右)與秘書長游文玫(左)去年在台南藝博會宣傳活動上與台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面對視覺藝術產業專業藝術經紀人才不足的挑戰,畫廊協會研擬在新的會所啟動藝術管理的實際操作課程,針對畫廊同業、藏家與藝術愛好者,開設一系列產業共學與藝術講堂,透過協會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與國內外人脈資源,培養新世代藝術市場專業人才。課程內容預計涵蓋四大核心領域,計有產業政策解析、國際藝術市場脈動與藝術收藏與修復等,畫廊協會希望在搬遷新會所之後,擴大協會的工作量能,進一步推動產業專業度的提升,也為藏家與藝術愛好者提供更全面的藝術知識,促進市場的長期發展。

▲畫廊協會所策畫主辦的國際論壇藝術週活動,去年邀請到日本森美術館館長來台出席盛會而造成轟動。(圖/畫廊協會 提供)
▲畫廊協會所策畫主辦的國際論壇藝術週活動,去年邀請到日本森美術館館長來台出席盛會而造成轟動。(圖/畫廊協會 提供)

畫廊協會計畫一年舉辦 3 個藝術博覽會,深耕台南與台中多年,2025 年希望可以延續「台北藝術週」將藝術與城市風土結合的精神,深耕地方藝術社群,強化與在地藏家的聯繫,並推動藝術教育與跨界合作,促成產業的良善循環。「飯店型博覽會」的策展模式也將進一步深化異業結盟,拓展更多藝術市場的可能性,讓藝術融入更多元的生活領域。

▲已有33年歷史的畫廊協會所主辦的藝術博覽會,總是為藝術市場帶來正面提振的作用與影響。(記者 辛澎祥/攝)
▲已有33年歷史的畫廊協會所主辦的藝術博覽會,總是為藝術市場帶來正面提振的作用與影響。(記者 辛澎祥/攝)

陳菁螢理事長強調,協會將積極拓展跨界合作,串聯藝術、科技、文化、商業等多元領域,讓藝術的價值不僅限於展示與收藏,更能融入社會發展與生活脈絡,促成產業更蓬勃的成長動能。

 

 

 

相關連結:10月台北很藝術 ART TAIPEI 2024與台北藝術週 展前公布亮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