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有臺灣藝壇國寶的黃歌川百歲世紀展,4月23日起至5月5日止,在國立國父紀念館3樓德明藝廊精彩展出。黃歌川大師畢生追求藝術創作的成就,以及對臺灣美術發展的卓越貢獻,受到後人一致推崇。

本次展覽以黃歌川畫歷的時間軸,分為5大階段:青壯年時期的「為美化人生而藝術」、中年時期的「冰裂紋蠟染畫」、花甲之年「達摩禪畫」、古稀之年的「多媒材畫」,以及耄耋之年的「國畫水墨畫油彩化」。本次共展出的〈高處自壽〉等多件國畫作品,已封存一甲子,以及〈創世紀〉等多件蠟染作品,也封存近半世紀,本次展覽特別安排首次對外公開亮相。

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於23日開幕式上,特別肯定黃歌川作品中展現了「堅持精藝」、「多元創新」、「禪意禪畫」、「獨特風格」、「無限資產」、「一生圓滿」等6個境界。文化部前政務次長林金田則提到,黃老師「冰裂紋蠟染畫」及「達摩禪畫」作品,都是藝術家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的最佳典範。

黃歌川,1919年出生於福建,別號「三山」,醉心創作七十寒暑,擅長水墨、蠟染、油畫與複合媒材,開創四大繪畫新語如冰裂紋蠟染畫、達摩禪畫、多媒體畫與水墨畫油彩化,其名列入文化部戰後台灣美術叢書,以及國史館民國人物傳記,令人激賞。黃歌川老師的繪畫表現方式與手法,是以東方美學為元素,將中國特有的文人與儒、釋、道融合而成的圖像作品,格外生動,令人神往,是極具豐沛人文情懷的藝術家,在台灣的畫壇佔有登高望遠的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黃歌川老師在三十歲的青年之期即在畫壇展露頭角,他為美化人生而扮演藝術與文化運動的推手,並以水墨、版畫及水彩等作品崛起於台灣藝術界,接著更打破千年傳統技法,讓工藝跨越純藝術,改變了全球蠟染趨向,被譽為現代蠟染的先驅。年長創作善用西方複合媒材特點,結合水墨渲染技法自成另類畫風,也因匯聚東西美學,被譽為水墨油彩化之父,傳世亙古久遠,開創藝術新局。

「臺灣藝壇國寶黃歌川百歲世紀展」,期望透過本次展覽讓大眾對黃歌川藝術生涯有全面性的認知,也藉此表達對黃大師至深敬意,緬懷大師求新求變、勇於突破的精神,實為後世之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