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逯小兵/採訪報導】
淡水河口有句地方順口溜「夏耙文蛤、冬撈鰻苗」,淡水河口的文蛤在四十多年前頗負盛名,早期淡水河口盛產文蛤,相傳是日據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當時淡水水產會多田會長發現該處的砂地地形相當適合文蛤生長,就從日本九州佐賀縣引進文蛤放養。
光復後,淺海養殖文蛤興起,但因人工繁殖技術尚未建立,淡水河口成為文蛤養殖的主要供苗來源,天然種苗供不應求,然隨著淡水河水文環境改變,文蛤產量逐年減少,往日淡水河口百船聚集捕文蛤的景象也逐漸消失,直到今日夏季,仍有少數淡水漁民從事耙文蛤漁業,要將淡水地區特有的漁業文化傳承下去。
榮獲優良漁民的黃振興是淡水「耙文蛤」漁業世家第三代,現年43歲,熱愛大海的他,立志要將淡水地區特有的耙文蛤傳統漁法傳承下去。每年5月到11月,只需使用簡單漁具及天然潮水就可以捕獲。
捕撈工具為四個大釘耙,在漲退潮時,將小舢舨駛至文蛤產區,在船的一側放釘耙至水中,並將耙面逆向,利用潮水帶動船隻,讓文蛤落於耙中。為避免船前進速度太快,漁夫在船另一端拋下四至六個大竹簍,減緩水流速度。每隔幾分鐘就將釘耗拿起,撿起其中的文蛤,再拋回水中,避免釘耙中物品過多影響船的前進。通常一個潮流可進行兩個小時,量多時可收獲數十斤,整個捕撈過程饒富趣味。
漁業處長張麗珍表示,漁業文化是先民的軌跡,也是歷史的紀錄,不論是漁港、漁船、漁村、漁具漁法、皆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淡水河水文環境的改變,文蛤產量逐漸少,產量已大不如前,為保留傳統的耙文蛤漁業文化,每年新北市政府漁業處及淡水區漁會都會在淡水河口進行文蛤苗增殖放流計畫,復育在地文蛤族群資源,希望透過放流計畫能讓淡水河的蛤苗復育繁殖,延續淡水河早期的耙文蛤文化。
近年來漁業文化已開始受到國人的重視,我們可以從參與淡水河文蛤放流體驗中獲得身心之享受、學習知識,漁業文化也會在參與者的回饋之中,加以充實推展,透過人工繁殖與放流,重現淡水河文蛤的昔日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