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詩書畫 無意無象 來臺前輩書畫家呂佛庭 史博館線上作品彰顯光熱風華

書畫家呂佛庭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在中國、在台灣的書畫界,書畫名家大師輩出,自大陸來台的藝術家當中,呂佛庭可說在詩琴書畫領域才情橫溢的藝術家,一生創作無數,著作等身,留下的書畫作品在國家級博物館與私人典藏機構受到正面評價與讚譽,藝術成就非凡的呂佛庭,其作品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收藏下,於史博藝術家日的11月此刻,再次公開畫作,民眾也能透過史博館的線上呈現,讓大家一睹呂佛庭的豐沛藝術創作成就,藉以對來臺藝術家的崇敬。

來臺前輩書畫家呂佛庭,在藝術領域享有正向的成就。(圖/史博館 提供 劉秋存 提供)
▲來臺前輩書畫家呂佛庭,在藝術領域享有正向的成就。(圖/史博館 提供 劉秋存 提供)

擅長詩琴書畫的呂佛庭,曾廣遊中國名山大川,書畫創作風格師法自然,並運用甲骨文、金文等象形文字創作文字畫,將禪學融入畫意之中,晚年更以潑墨書體創作禪意畫,從書藝的根基延伸藝術的精邃,將作品的表現手法在各形體中彰顯書畫特有的文采與意境,開啟人們在聆賞作品中不同的視野,格外具有深義。呂佛庭能從作品中展露出參佛際遇的心境創作,也在史博館典藏的作品中看見新的宏願,為藝術生命綻放出光熱風華。

呂佛庭大師始終在藝術創作天地享受自我,展露才情。(圖/史博館 提供 杜忠誥 提供)
▲呂佛庭大師始終在藝術創作天地享受自我,展露才情。(圖/史博館 提供 杜忠誥 提供)

呂佛庭自幼喜歡琴詩書畫,繪畫尤以山水畫聞名,幼年臨摹《芥子園畫譜》及名家古畫,以古為師,並廣遊中國名山大川,來臺後以近八年時間完成《長城萬里圖》、《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及《橫貫公路圖》四幅百尺以上之長卷巨構,轟動一時。

呂佛庭的水墨畫作品「江山齋雪圖」,意境優美深遠。(圖/史博館 提供)
▲呂佛庭的水墨畫作品「江山齋雪圖」,意境優美深遠。(圖/史博館 提供)

1971年利用甲骨、金文等古象形文字創作「文字畫」,將文字組合成畫,以畫中見字、字中見畫,表現筆墨線條之美。並用潑墨法嘗試禪意畫,追求「無意無象」的境界。在書法方面,以楷書尤為突出,由父親教授歐體,並與岳父張松齋學顏書,就學間遇張栩彬指導漢隸,為日後楷隸間獨特的書風打下紮實基礎。1960年揉合《泰山金剛經》摩崖書及篆籀筆意之「呂體」書風,圓勁樸厚。

呂佛庭來臺所繪畫的名川大山之作,有著師法自然的美感。(圖/史博館 提供)
▲呂佛庭來臺所繪畫的名川大山之作,有著師法自然的美感。(圖/史博館 提供)

呂佛庭來臺前的書畫展不計其數,1955年更是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首次參加全國書畫展;之後呂氏與史博館結下書畫之緣的情誼,於館內舉辦許多重要的書畫和演講等活動。例如:1963年為包遵彭館長之盛情所感,展出甫完成的《長城萬里圖》長卷,盛況空前;1965年應史博館和中華民國畫學會邀請,演講「中國繪畫四種境界」之重要論述,名畫畫家百餘人參與,引起廣大的迴響。

呂佛庭的金文書體表現出文字畫的筆墨精神。(圖/史博館 提供)
▲呂佛庭的金文書體表現出文字畫的筆墨精神。(圖/史博館 提供)

呂佛庭除了擅長書畫外,平日潛研於詩文、操琴、禪學義理之中,並深入研究書畫史與繪畫理論。著有《中國書畫源流》、《中國畫史評傳》、《中國繪畫思想》、《文字畫研究》、《江山萬里樓詩集》等十多種著作,為國內少見藝術創作與學術研究兩皆斐然之前輩藝術家。

呂佛庭的作品「長江萬里圖」盛極一時。(圖/史博館 提供)
▲呂佛庭的作品「長江萬里圖」盛極一時。(圖/史博館 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