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東之行者—隨想》瓷繪創作展,即日起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三樓盛大展出。此展呈現藝術家徐瑞芬跨越二十餘年的藝術行旅,融合東西方文化精髓,為當代瓷繪工藝開創嶄新視野。
本次展覽的核心精神,圍繞於「行者」的姿態與心境,徐瑞芬以遊歷東西、融通古今的創作視野,將西方油畫的色彩層次與拼貼構圖手法,交織東方「禪意」與「隨想」的詩性意象。其作品在生活的寫實與心靈的抽象之間往返遊走,既有皇室典雅的華美氣度,又蘊含東風禪意的靜謐深遠。徐瑞芬以千年白瓷為畫布,並以細膩筆法注入她個人的心性與情感,使每件作品成為時間流轉與心靈對話的媒介。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在17日開幕式上致詞時表示,徐瑞芬以心為本的創作態度,呼應工藝中心71週年倡議的「70+1從心開始•心工藝運動」精神。他強調,瓷繪創作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透過手作的專注與感知,體現生活態度與文化修養的過程。徐瑞芬運用當代觀點重構傳統工藝,使作品超越視覺的美感呈現,轉化為對文化交會與生命流動的深刻詮釋。

長年旅居紐西蘭的徐瑞芬,其藝術生涯起步於西方瓷繪殿堂,遍訪英國、德國、澳洲、美國、日本和墨西哥等地,向名師學習,不斷精進技法並汲取各地藝術思潮,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她以近乎執著的熱情投入創作,在短短四年內即成為首位取得Australian Porcelain Art Teachers專業執照的華裔藝術家,奠定其於國際瓷繪界的重要地位。然而,徐瑞芬並未止步於西方的精湛技藝,而是回望東方文化根柢,探尋瓷器背後的哲思與精神,最終淬鍊出獨具個人風格的藝術語彙。

陳殿禮主任認為,透過此次展覽,不僅可窺見臺灣當代瓷繪藝術的多元樣貌,亦盼引領觀者思考工藝與藝術、傳統與現代的對話關係,邀請民眾親臨感受藝術家筆下的光影、氣韻與心境轉折,深具意義。今天出席徐瑞芬個展開幕式的貴賓,尙包括總統府資政張博雅、前中華民國駐奧地利代表張小月及多位外交、經貿與藝術領域知名人士與會,張博雅資政與張小月大使,且在致詞時一致肯定藝術家徐瑞芬在陶藝彩瓷創作領域的卓然成就,顯見在公務與私誼的好交情,也在開幕式後的導覽,徐瑞芬老師的鉅細彌遺般的作品解說,也充滿了更多有趣的創作感人故事,現場顯得溫馨且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