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晚上看的展覽 ~「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打開全新感官經驗

【記者 周蘭君/採訪報導】

結合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即將於1月18日盛大開展,首屆以「光之書寫」作為展覽主題,邀請到七組創作團隊,分別來自義大利、日本、台灣、法國等地,以各自創作脈絡及手法闡述光影、觀者與場域之間的動態變化,並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向觀眾打開全新的感官經驗。

▲文化部李連權次長(右4)與貴賓(右2起陽明海運謝志堅董事長,國美館林志明館長,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台灣高鐵江信助副理)及參展藝術家(左起丁建中,何理互動,莊志維)合影與會貴賓大合照

此次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推動科技與跨領域藝術發展,適逢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舉行,結合交通部觀光局近年大力提倡「燈會2.0」的概念,召集國內外一流的光影創作團隊,整合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國立臺灣美術館、台美基金會、中華電信,與台灣高鐵等部會與協辦單位,為台灣光影節慶帶來全新的面貌。

本次藝術節邀請到國內外知名藝術創作者,希望透過藝術家的視野打造別具新意的光影藝術於戶外展出,包含日本神戶光節策展人之義大利籍設計師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參展2018北川富朗藝術祭的日本藝術家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多次創作國內大型典禮藝術裝置的何理互動,曾受邀東京、洛杉磯等國際展出之聲光藝術家姚仲涵、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莊志維,以及善於以光作為主要創作軸線的藝術家丁建中。

▲大西康明 〈Edge of Void〉,2020,塑膠片、紙張、螢光塗料、風扇、螢光燈,直徑280x高360cm。(圖/大西康明提供)

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呈現有包括燈光、機械與流動影像等組成之多元媒材、形式之作品,分佈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室內外空間:星光草坪、空橋、下凹庭園、迎賓廣場等處,以光影藝術作品重新書寫場域意義。室內201展覽廳,則邀請到台法藝術團隊-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以投影及音效打造沉浸式感官體驗,帶領觀者走入臺灣藝術發展之河。

▲姚仲涵〈光電獸#19-草與樹〉 ,2020,LED、電腦、音響、電子裝置,25x25m。(圖/姚仲涵提供)

為提升我國城市設計之美學,並帶動觀光產業發展,將依本次展演主題核心——「光之書寫」於2月15日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到國際光節策展人、光影創作者及城市行銷專家等,與各位分享光節策劃的歷程,如何透過大型慶典寫下新的城市形象臺灣觀光之活動型態逐步轉型且升級,期盼促進我國產業與設計的結合,並結合各領域之民間力量,發展文化節慶與地方城市特色。

▲何理互動〈頻道〉,2019,LED、馬達、塑料、金屬,10x2x高3m。(圖/何理互動提供)

林志明館長表示,政府近年積極發展藝術領域,透過大型節慶扶植國內藝術與設計新興能量,並藉此促進臺灣觀光思維轉型。此次藝術節戶外光影作品將於1月18日至2月23日展出,每日晚間5點至10點開放參觀;臺灣藝術史沉浸式展演(201展廳)於1月26日開放至3月1日,期盼民眾開展後至國美館,近距離感受光影藝術的實驗創新與突破,體驗漫步於國美館的閒暇夜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