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傳習計畫辦理結業式   與在地聯手培養文資修復生力軍

▲金門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傳習計畫辦理結業式,備受好評。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培養文資修復產業生力軍,於112年度在金門辦理「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土莊西勢、翁水千及李清海傳習計畫」,開設土水瓦作班和大木作班,培育19位學員,歷經5個月300個小時密集的培訓,10日於金門縣成功培育基地辦理結業式。

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莊西勢、李清海,以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林組長旭彥、金門縣文化局呂局長坤和、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吳校長志衍、金門縣傳統建築匠師協會陳成基理事長等貴賓蒞臨參與,並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頒發結業證書予學員,肯定參與學員的努力及付出,期許學員們未來持續學習傳統建築的知識與技藝,精益求精,成為金門在地文化資產修復中堅份子,共同為我國珍貴的文化資產永續保存。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透過本傳習計畫,以實際修復現場培育學員做中學,活化金門縣頹屋備受重視。(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透過本傳習計畫,以實際修復現場培育學員做中學,活化金門縣頹屋備受重視。(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組長林旭彥表示,金門傳統建築數量超過5,000棟,古蹟歷史建築達251處,數量為全國第二,顯示金門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傳承及產業接軌的迫切性與重要性。傳統技術保存修復人才高齡化,急需年輕世代或相關領域人才投入,惟傳統師徒制傳承式微,無法滿足修復現場人才需求。文化部史哲部長上任後極為重視人才傳承與培育工作,並指示應研議提升傳統匠師的薪資保障、鼓勵年輕世代投入修復案場,以及提高其尊榮感及地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組長林旭彥認為,文化部研議提升傳統匠師的薪資保障、鼓勵年輕世代投入修復案場,以及提高其尊榮感及地位為指標。(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組長林旭彥認為,文化部研議提升傳統匠師的薪資保障、鼓勵年輕世代投入修復案場,以及提高其尊榮感及地位為指標。(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進一步表示,過去傳統工匠存在著人才斷層、培訓不易問題,本年度金門傳習計畫培訓的19位學員,訓前已有4位具傳匠資格,另訓後有12位學員即刻參加文化部的傳匠資格審查,通過了7位,整體計畫具傳匠資格者比例之高,實屬不易,相信這些學員未來將是金門文資修復工作重要的生力軍。 有此豐碩的成果,特別感謝金門3位重要保存者和協助教學的王天木、王承啟司阜願意將其技藝傳承給下一代,更感謝金門縣文化局呂局長和金門縣傳統建築匠師協會的支持,期許學員們未來持續學習傳統建築的知識與技藝,精益求精,成為金門在地文化資產修復中堅份子。

▲出席傳習計畫的貴賓與結訓學員合照。(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出席傳習計畫的貴賓與結訓學員合照。(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表示,金門具有豐富的傳統建築特色,這些建物的保存和維護工作最大功臣是地方默默耕耘的匠師,因此政府應該給予匠師更多的獎勵及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金門縣文化局感謝文資局本次透過傳習計畫,於實際修復現場邀集學員做中學,未來文化局將全力協助金門職業農工學校將傳統修復技術的學習納入金門技職教育的正規管道,多管齊下,提升修復產業人才。

 

 

 

 

相關連結:縣府表揚李清海匠師   推崇榮獲文化部文化資產重要保存技術保存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