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述 / 郎亞玲】
夾在「2021台灣美術雙年展」和「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二檔精彩展出,有一個同樣難能可貴的特展「時代映像:臺灣前輩攝影名家典藏精選展」,似乎就顯得安靜許多。究其因,猜測「攝影」這門藝術,在當今手機等簡易拍攝器材之方便性、普遍性與機能的高度提升,使人們對這項藝術表現不再覺得神秘與遙不可及:加上此次展出作品以日治到60年代的黑白照片為主,這對於視覺習慣於彩色多元、繽紛炫目的一般社會大眾,卻減少了一份吸引力。然而,這個特展對翹首期盼因疫情延宕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開幕的熱愛攝影人士而言,依然別具意義。畢竟隸屬國美館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位在「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未來主要業務的推動,還是以北部為主,因此這項展出,對中部的攝影界來說,依然是一個難得的盛會。
這次展出的輩攝影大師郎靜山(1892-1995)、鄧南光(1907-1971)、張才(1916-1994)、李鳴鵰(1922-2013)、鄭桑溪(1937-2011)共六十餘件精采作品,表面上是以個人作品分類,實則企圖以跨越約一甲子的歲月,透過「攝影之眼」,展讀時代風景與人文扉頁。時間、空間、人文三個脈絡的交織異變,攝影家以寫真或寫意的技法,寫實或沙龍的風格,嘗試多種實驗、創新和變革,世新大學陳學聖老師特別說到「戰後攝影風氣是自由的,攝影師用自由的心將瞬間變為永恆,難得可貴」。這也奠定數位時代來臨後,攝影在台灣呈現出的蓬勃發展之榮景的基礎。
五位活躍於二戰至五、六零年代台灣的攝影家,創作主題和個人閱歷密不可分,郎靜山出身記者,走遍大江南北,自不在話下,但他也喜走訪台灣各地,捕捉四季的風貌。鄧南光年輕即留日,無論是東京都會的多變容顏,或是千葉縣半島的海景,都讓他目不轉睛,台北的生活視角或家鄉北埔的野趣,也都納入眼底,為摩登都會的現代化生活與傳統鄉村的民俗風采留下珍貴影像紀錄。張才曾經赴東京習攝影,也曾旅居上海,回台後曾隨人類學家踏查原住民部落,不同的生活經驗,促使他按下快門前有了更多的思考。李鳴鵰出身大溪,稍長赴廣州習畫,二戰期間赴日工作,來往屐痕,增加了他的視野深度與廣度。鄭桑溪出身基隆,醉心於捕捉海港氤氳多霧的氛圍與畫面。
在實驗與創新上,郎靜山鍾情於傳統水墨所營造的意境,自創「集錦攝影」。乃藉由精良的攝影器材與技術捕捉景物後,透過於暗房中拼接局部底片的手法,將攝影當作筆墨,匠心獨運,構築出心中山水意象,再寫實與寫意的風格間,成就了虛實相生的美景。鄧南光的凝視流轉於都會與鄉間的變貌,以日本當時流行之「新興寫真」手法,捕捉女性生活日常與自然神情,優雅不作態,令人神往。他所創立的「自由影展」,更是強調突破舊日攝影框架,實驗不同的攝影表現手法。張才的鏡頭轉向時代巨輪之下的人物身影,無論是刻劃上海的貧富懸殊,或臺灣民俗慶典與原住民群像的系列,都充分展現攝影之美富含的人文關懷。李鳴鵰在庶民生活、田園水岸與為題材的作品中,雜揉唯美構圖、講究光影與擺拍等沙龍攝影的元素,試圖重現細膩純樸的民風。鄭桑溪透過長時間的觀察體驗,拍攝家鄉基隆的系列影像;透過鏡頭精確捕捉產業轉型中的日常景象,若不經意,實則念茲在茲,充滿情感與關懷。
在此次特展中,同時播映導演王耿瑜所執導的五部攝影家紀錄片。每一部片子,都訪問了對攝影家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學者,或是家人。得以讓參觀民眾更深入了解攝影家的影像風格與特色,透過深入攝影家的生命故事與創作轉折,得以理解與感知他們影像的多樣線索。此外,展場末端也陳列若干文獻文件,說明當時攝影在台北的蓬勃發展,攝影師們熱衷於組織社團、辦攝影雜誌、參加攝影比賽、或團體拍攝活動,以促進互動交流,使攝影從消遣娛樂,進一步提升到藝術與專業的層次。這些不同的攝影團體或許宗旨不同、風格走向各異,但彼此關係和諧友好,交遊頻仍。顯見時局艱難下,攝影藝術的學習和創作,串連同好、鼓舞人心,也為特定時空背景下的社會文化,形成的互文關係與文化脈絡,留下見證。
- 展覽時間:109年12月5日至110年3月1日
-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展覽室
(本文作者郎亞玲,頑石劇團藝術總監,逢甲大學、大葉大學講授表演與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