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美」的紀實人生感動  陳碧岩堅持走孤獨的攝影小徑

【記者 蔡麗秋/採訪報導】

美學攝影向來是大眾對於現今攝影的認識,不論是運用硬體或軟體後所追求的呈現。所以民俗文化的起源儀式或是環境改變的過程,可能離美學遙遠也容易被人忽略,但總有安靜的身影,會沈默拿起相機紀錄著他眼前所觀察到的變化和內心的感受,資深人文攝影者陳碧岩,正是默默做著這件事的人。

▲陳碧岩輕聲緩緩的訴說自己的攝影理念,從攝影美學之後的紀實,記錄了從文化、景觀、社會與環境的關懷。(記者 蔡麗秋/攝)

攝影已逾四十年以上的業餘資深人文攝影者,陳碧岩,在台南七股出生成長,自小接觸的鄉土生活文化,對他影響很大。民國六十年代移居台北後,眼看都市成長變化,讓他的感觀產生很大衝擊,也開啟他自己所導入的「計劃性」攝影,成為他主要攝影思考方向及變成他紀錄城市變化的責任感。

▲枯倒的千年胡楊,一株新綠從身旁竄起,是一種『重生』。反映著陳碧岩對攝影美學的體悟。(圖:陳碧岩提供,攝於2003年)

陳碧岩在雙眼的黑白底片機時代開始攝影,曾嘗試攝影學會人像攝影,也因為登山團體活動,開始山岳記錄攝影,進而風景攝影,沙龍攝影…等等,仍是以美學為主要方向,也得到許多肯定,但卻未能找到自己內心想要追尋的攝影價值和意義,直到他開始以「民俗攝影」、「人文攝影」、「環境攝影」、「街頭攝影」及「景觀攝影」等為主題,才得以落實方向,持續不斷的深耕至今。至今他已有攝影過上百場完全不重複的燒王船祭典,也曾經展出多場的個人系列攝影展。

▲從九五峰拍攝正在興建中的101大樓,在當時可謂一枝獨秀。也是陳碧岩獨特的紀實角度。(圖:陳碧岩提供,攝於2002年)

陳碧岩表示,他的「計劃攝影」,就是如何將同一個主題的無數張照片,以基本的美學構圖及攝影技術,謹慎按下快門後,經過挑選編輯,忠實呈現主題架構下的過程意義記錄,並能表達出攝影者自身對人道關懷、文化承傳、社會與環境的變動之觀點及情懷,最後加以適當的導說,以展現感染力與珍貴性,來引起觀賞者投入攝影記錄作品的情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攝影系列的完成,都要數年以上的時間,最長的也有十多年。

▲陳碧岩用心記錄正在興建21層的青年住宅,之前演練爆炸起火的場景。(圖:陳碧岩提供,攝於2015年)

陳碧岩認為這樣的想法,應是文史工作者的使命之一,他們必需了解在攝影事件背後的真實由來以及人文情懷,「不美」的紀實攝影除了真實記錄場景外,也要能挹注攝影者的情感反射在攝影作品裡,來帶動其他攝影者及觀賞者對於各種民俗文化的尊重、都市環境演變的生存,讓世界更有溫度、更好。

由陳碧岩領導的「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係民國103年成立,會員們人數雖不多但有一致的目標與使命感。陳碧岩有鑑於紀實攝影發展的相當辛苦困難,也因為自己多年來堅持走上一條「孤獨」的攝影小徑,因此對於會員們有計劃的考核其攝影作品,並上課指導交流,共同為紀錄台灣本土即將消失的文化生活、人文鄉土民情、古蹟、景觀等做努力,記錄。

▲陳碧岩用自己的攝影關懷,記錄臺灣沿海防風林間,堆滿了垃圾,令人痛心的景觀。(圖:陳碧岩提供,攝於2010年)

近期「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將焦點從傳統走向當代城市色彩藝術表現與記錄,並於八月三日至八月十五日的台北爵士攝影藝廊有『色彩視界˙台北城』年度專題展覽。有別於以往以黑白方式的呈現和訴說,改以色彩和活力表達,並用圖說來引導記錄城市發展和人的關係。

他認為各類攝影都有各自需求及興趣,但能承先啟後,讓攝影給予生命很大幫助,是他想走出的路。陳碧岩目前已有至少600張以上紀實攝影作品被有關文化單位鑑定典藏。未來在各個城市角落,相信只要細心觀察,也能發現陳碧岩帶著他的一機一鏡,用心關懷著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他必能帶領提攜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走出寬廣的紀實攝影路,不再孤獨。

▲十分具有關懷心的陳碧岩,攝影已拆除的廣慈博愛院在當時的院民生活,寂寞的背景,不禁令人感傷。(圖:陳碧岩提供,攝於2004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