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湳遺址」考古傳奇 涂維政聯手志工共創新風景線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將於9月6日至22 日展開,如何創造歷史的現場?令人好奇。擅長運用「偽古物」擾動既定時空,陳說新故事與觀者對話的涂維政,再度展現深掘歷史的本事,與社區志工合作,在主展區大湳森林公園,以工作坊形式,再製「大湳遺址」,為本屆地景藝術節加入一則來自考古紀錄的傳奇。

涂維政製作中的「大湳遺址」背後故事,是戰後接著保一總隊成立的大湳森林公園,此地已杳無人跡,透過地景藝術節,推動下一波城市樣貌的轉型與再造。

▲涂維政聯手社區志工以工作坊形式,再製「大湳遺址」。(圖/文化局提供)

涂維政聯手社區志工,8月5-8日走入大湳森林公園,從事田野踏查,一面盤整大湳文史,沿途為「大湳遺址」蒐集素材與靈感;過程中,舉凡目擊黑冠麻鷺捕食螳螂瞬間、葉片大如撐傘的姑婆芋以及樹叢下半生的蕨類,在雨中發散潮濕的氣味,這些現代都市罕見的現象,因低度人為干擾,保留完整的生態系統。

▲涂維政與與社區志工走入大湳森林公園,從事田野踏查。(圖/文化局提供)

涂維政團隊歷經炎夏及颱風來臨前忽晴忽雨的天候,綜合田調獲得的素材、資料,涂維政表示,未來「大湳遺址」現場將以植物化石為焦點,出土的植物形體斑駁,但因縝密的「考古作業」,今日仍遺下大體的全貌,腳下內凹的土方邊界鑽出的氣根,這是活生生的植物,更增強歷史敘事的可信度。

▲「大湳遺址」工作坊為地景藝術節加入考古紀錄的傳奇。(圖/文化局提供)

推高「大湳遺址」傳奇性的身世,並非僅限藝術家與團隊成員如實的敘事技巧,創作過程有意將鳥類骨架放大,作為遺址現象的一部分,如同古生物般橫空出世的造型,不僅擴大了眼前「品藝術」的興趣與想像,化石造型本身同時也暗示著我們世界觀的轉變,從腳下的「大湳遺址」,擴大到敏感的自然生態。

▲化石造型本身增強歷史敘事的可信度。(圖/文化局提供)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除了邀集國內外藝術家於各展區駐地創作、設置作品或與社區民眾媒合共創之外,亦規劃了與在地文化、歷史記憶以及生活環境相關的藝術體驗和參與活動,串連桃園的自然、人文甚至情感脈絡,開展探索地方過去的認同與關懷意識、也思考未來的創造性改變與發展。由土地,建構共同記憶;從所在,立足發展未來,聯手共創「新風景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