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夜博週」518國際博物館日展開 全齡文化夜行路線受歡迎

518國際博物館日「臺北夜博週」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2025年「臺北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5月17日正式啟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以「臺北夜博週」為主軸,突破傳統,首度推出夜間博物館體驗,攜手33家博物館與文化場館,推出為期16天的夜間文化盛宴,活動一上線即秒殺,反映民眾對夜間文化體驗的高度期待。

文化局表示,518國際博物館日「臺北夜博週」希望透過夜間開館、主題活動與數位互動,讓市民以全新角度感受臺北的文化底蘊。以「一天,穿越百年;一週,探索臺北」為主軸,規劃七大夜間主題日,串聯士林的史前文化、萬華的靈性信仰、大同的茶葉歷史、中正的城市現代化,以及信義與松山的創意未來,勾勒出臺北從史前至今的文化肌理與創新脈動。

時空旅遊市集活動體驗。(圖/文化局提供)
▲時空旅遊市集活動體驗。(圖/文化局提供)

配合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臺北夜博週」延長館所開館時間,結合夜光偶戲、浴衣體驗、劇場實境導聆、親子生態夜遊、活字印工手作等多元活動,打造全年齡皆宜的文化夜行路線,提供耳目一新的體驗。

民眾熱情參與518城中走謮活動。(圖/文化局提供)
▲民眾熱情參與518城中走謮活動。(圖/文化局提供)

今年文化局推出「臺北時空探險」闖關地圖,以九大行政區作為框架,以主題串聯各具特色的文化場域,並設計專屬闖關任務,讓民眾也可以利用日間走訪文化館所,完成闖關後還可兌換限量推廣品。此外,「點亮518 點亮台北」WEB APP也同步上線,歡迎踴躍參與。

順益台灣美術館典藏展導覽。(圖/文化局提供)
▲順益台灣美術館典藏展導覽。(圖/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指出,臺北市作為多元文化的交匯點,博物館不只是文化資產的守護者,更是公民學習、跨界對話與社會連結的重要平台。期盼市民在夜色中重新認識博物館,並將文化場館融入夜間生活日常,落實「文化無處不在、時時可親」的城市文化理念。更多資訊可上「518博物館日-臺北夜博週」粉絲專頁查詢。

 

 

相關連結:國美館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探尋瞬息萬變社會中的不變初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