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今正式啟用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日前建置完成「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系統」,今(31)正式啟用。此海纜觀測系統結合氣象局前期建置由宜蘭頭城向外延伸115公里長度之海纜,向南延伸620公里海纜纜線於屏東枋山登陸,並新增6座即時地震海嘯觀測站,累計完成長735公里、沿線共9座即時地震海嘯觀測站的海纜觀測系統。對於在臺灣東南海域可能發生致災性地震可爭取10秒以上的預警,對海嘯多爭取20至30分鐘預警時間,隨著產業的升級及物聯網的發展,將可讓民眾及相關單位運用更長的預警時間減低災害損失。

蔡總統在致詞時指出,這次海纜觀測系統是前瞻數位建設下民生物聯網項目的重要成果,也讓全民擁有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透過這項系統的啟用,為人民構築一道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牆,有效減少災害的損失;同時可讓大家瞭解臺灣周圍海域海洋地形與海底地質環境,尤其有助於對具有潛在引發海嘯海域之海洋環境及可能導致災害的瞭解,在地震海嘯觀測、預警等防減災因應措施的實務及科研方面,均獲致可觀成果。另外,也可能提升國內海洋科學及水下技術能力,帶動國內相關海洋科技及產業的成長。

氣象局指出,臺灣地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區,地震活動頻仍且常造成生命財產威脅,其中規模6以上的地震有近70%發生於東部海域。該局自96年起著手規劃建置海纜系統,至106年累計完成由宜蘭頭城向外海鋪設長度115公里、具有3個觀測點的海纜系統,已在地震監測及預警方面初具成效。

為擴大海纜系統監測範圍,自106年起持續執行前瞻基礎建設「海陸地震聯合觀測網」計畫,持續擴建620公里,於109年底完成總長度達735公里,設有9座海底觀測設備的海纜觀測系統,於每座海底地震海嘯觀測站均設置加速度地震儀、速度型地震儀及海嘯計,纜線與測站設置深度最深分別達5,796與5,554公尺,範圍涵括臺灣東部與東南部海域,將可有效提升對該海域發生強震及海嘯的監測及即時警報能力。

另有關臺灣南部海域及西南部沿岸部分,南部海域馬尼拉海溝亦有發生災害性地震及海嘯事件可能,爰氣象局將延續規劃辦理,現已完成提報「臺灣南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底監測系統建置計畫」,以期持續強化南部海域之地震及海嘯預警與監測效能。

▲民生公共物聯網海纜觀測系統今啟用。(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