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台北城 你看到了什麼?  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告訴你!

【記者 蔡麗秋/採訪報導】

由資深人文攝影者陳碧岩所帶領的「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於8 / 3 ~ 8 / 15在台北爵士藝廊,進行2019年會員聯展-『色彩視界。台北城』。

民國103年成立的「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多以傳統黑白影像,在台北城穿梭,紀錄著各項人文、民俗、景觀還有城市變遷事件。在近年,已經連續四個年度舉辦相關城市紀實展,分別以2015年「歲月」、2016年「朝聖」、2017年「墟市」和2018年的「殘門古樓」四個主題,做為系列展出的呈現,得到許多迴響和支持。

▲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自2015-2019年,各年度會員聯展記錄。(記者 蔡麗秋/攝)

不過,在2019的主題展出,卻以『色彩視界。台北城』做為一大紀實特色,著實令攝影界有著不同看法。陳碧岩在開幕時道出此次展覽最重要的初衷發想。因為受到著名建築師沙里寧曾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知道這個城市在追求什麼樣的文化。」這句話而感動,體悟到「色彩」正是拜訪一個城市時所注意到的第一印象,再來是景觀設備,然後才是社會文化。

因此,決定了在2019的主題展裡,大膽運用彩色呈現台北城的活力和關懷。另外,為了讓參訪者能更貼近會員在攝影作品所想傳達的視覺及想法,堅持增加作品圖說,期待每位參觀者能「多停留」在各作品百分之幾秒就好。亦為此次展出與以往不同的二大主要特色之一。

▲陳碧岩開幕致謝詞,提到「色彩」以及「圖說」為此展二大特點。(記者 蔡麗秋/攝)

開幕茶會亦邀請許多重要攝影界人士蒞臨指導,包括了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副會長翁庭華、中華藝術攝影家名譽理事長周鑫泉、資深攝影教育工作者謝明順、台北市立文獻館詹素貞館長,各攝影學會理事長江哲和、屠嘉齡、劉月梅、陳慶隆、楊育文、金露等,以及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李坤山、基隆等社大攝影教學老師陳進春、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理事長洪世聰和典藏面藝術工作坊執行長陳祐明…等等,皆親自到場致詞表達祝賀,期許攝影者做時代無形的眼睛,相互勉勵,持續堅持。在在都引起現場攝影界人士許多共鳴與笑聲,更引發不同之攝影角度的省思,是十分具有意義的對談時空。

▲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副會長翁庭華為此次展出開幕致詞。(記者 蔡麗秋/攝)

陳碧岩說,經過長期觀察,台北是一個具有豐富色彩的城市,而色彩是呈現當代城市的表情,從常民生活及文化傳統中淬鍊而成。因此每個城區皆蘊涵著截然不同的色彩風貌,而每個人也擁有自己的都市色彩。同時,是人與人之間的色彩記憶。因此本次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將焦點從傳統走向當代之城市色彩藝術來做表現與記錄,期待大家能看到不同的攝影紀實角度。

▲「行。不行」,陳碧岩表達了在車水馬龍的台北市路口,行人日常遵行的城市色彩,似乎暗喻紀實色彩主題的討論。(記者 蔡麗秋/攝)

都市色彩在十八世紀中葉,已成為城市規劃專業的一環,透過合宜的色彩,提供了都市象徵、引導與識別的作用。世界許多著名國家,如法國、希臘、日本、印度,行旅其間都可以發現在都市色彩上的專注,他們力求融合自然環境色彩,有的則是符合當地文化喜好。

▲參觀者不分年齡皆懷著快樂心情,到現場做一場台北色彩的認識。(記者 蔡麗秋/攝)

城市色彩可以展現城市風格特徵、反應現代城市人文、歷史、自然、文化、特色及氛圍等。近年來,國際各大城市藉由分析城市色彩創造自我城市特色,提升空間環境美感。各城市風格,也藉由色彩運用及表現,立下獨特的歷史脈絡。

▲參展作品吸引許多參觀者拍下留念。(記者 蔡麗秋/攝)

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色彩視界˙台北城』專題展覽,是以日常生活人文色彩,建築物、廣告、街道以及交通工具等人工以及自然色彩,這些都是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意象。而參展作品中,更是記錄了許多台北街頭之色彩展現,無論是公園、親子活動、重要慶典活動,皆落在攝影者及參觀者的視覺裡,更增添活力以及笑容。

▲陳碧岩協助導覽及說明展出作品的故事。(記者 蔡麗秋/攝)

「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係民國103年成立。陳碧岩致力本土紀實攝影發展,期能承先啟後,讓攝影給予生命很大幫助,對於協會員們給予許多指導和帶領,讓他們能堅持紀實攝影,樂於發展和傳遞台北城之各項記錄,落實攝影精神。

▲豐富的色彩街頭作品,更突顯出台北城的潮流文化發展。(記者 蔡麗秋/攝)

在努力不懈的經營下,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五年有成,另人刮目相看。會員們的攝影作品水準也日益提升,此次聯展中多數為會員們之作品,但皆經陳碧岩審核通過始可參展,足見該會之嚴謹及慎重。

相信此『色彩視界˙台北城』年度專題展覽,有別於以往以黑白方式的呈現和訴說,改以色彩和活力,並用圖說來引導記錄城市發展和人的關係,定能給參觀者不同紀實感受,值得大家前往一看,肯定獲益良多,更愛台北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