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衛星頻道申審評鑑及換照辦法與節目首播定義的修正,連日來引起衛星電視業者的恐慌與不安,NCC傳播內容處為消弭業界爭議,特別邀集國內與境外衛星業者,舉行一場政策公開說明會,對於首播定義做了修正,也對審議並調高及格分數做了安輔業者的準備,與會業者紛紛以經營困境生態來籲請NCC不要限縮業者生機,期盼官方具體改善與回應,方為產業發展之利多。

針對新播、首播、重播之混淆不情,NCC表達字義修正的政策,並將首播定義修正為首播節目以不超過新播之日起五年內為原則,但卻遭到衛星頻道業者的反彈,認為NCC此舉不僅限縮版權交易市場,更對節目流通帶來打擊,在影視市場皆以自由交易機制為產業發展主軸之際,明定首播的年限將對電影頻道商帶來嚴厲衝擊。業者認為,從新播到首播,從首播到次播,影片的交易市場都在供需上建立默契,用人為手段限制產業機能發展,將對業者的永續經營策略帶來致命傷,是業界所不樂見的。

衛星電視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陳依玫表示,影視音節目呈現IP產權價值化,在追求利潤基礎平台上所具備的長尾效益,將刻板認定的首播年限做修正,不僅無法確保節目品質的彰顯,更容易給業者在交易過程蒙受損失,甚至陷入困境,這是政策之不當,也是對產業發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的結果。

東森電視台法務協理朱玉華則以NCC調高申設評鑑審查及格分數,認為是涉及退場機制的合理化,許多可能被邊緣化的衛星業者如何通過評鑑,將是取決政策的設計難易與成效是否發揮。東森電影台台長傅菁菁則指出,NCC對於首播年限修正的措施缺乏客觀認定,主管機關應尊重頻道自主營運,不應在首播與新播上做年限的限制,對產業發展毫無具實益。
多位本土及境外衛星業者也紛紛對於首播的5年內播出的時限表達懷疑,也認為提高評鑑審查分數是要強化節目品質與改善營運體質的說法,覺得很不以為然。Discovery頻道資深市場總監馬艷華也對NCC推出的線上申報資料的規定,覺得過程窒礙難行,建議NCC要先改善資訊設計流程。客家電視台王麗惠組長則認為購片前要先了解各台各節目買賣與播出時限的資訊,會帶來勞民傷財的結果,她感到首播年限修正將影響市場的慣性行為,需要做出調整。

多家頻道業者也認為新播與首播年限的規定,將影響市場買賣交易秩序,也將讓頻道商的發展陷入爭取商機的希望破滅。部份小型與邊陲地帶的頻道商,未來是否能在NCC調高審查評鑑及格分數時而能順利過關,都抱持著忐忑不安般的戒慎恐懼,內心的恐慌可想而知。
主持政策說明會的NCC傳播內容處處長黃金益強調,這次的條文修正,就是提供有線電視市場產業發展與提昇的重要路徑,他相信首播政策回歸法制面與市場化之後,將強化產業正規發展與導引,對評鑑提高及格分數的規定,也是著重於業者的競爭力與質量齊備的妥善準備而來,NCC將在匯整業界意見後提報委員會評估決議,再審酌施行,業者的需求也將有所逐步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