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館今年底開展 重點藏品〈火炎山下〉將於開館展亮相

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葉火城畫室情境展示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藝文盛事–台中綠美圖將於今年底12月開館,台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也將同步登場,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開展將展出中部美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豐原班」核心人物葉火城的名作〈火炎山下〉,不僅藉此讓民眾認識台中文化藝術輝𤾗的歷史,也展現台中藝術豐沛的能量。

台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美術館館藏多為中部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包含購藏、捐贈和從文化中心移撥的藏品,現已入藏620件,未來將持續蒐購,以符合中美館典藏政策。典藏研究也將以中部藝術發展為核心,從美術史、城市文化意象等角度切入,引導市民從生活出發,以多元的方式感受藝術。

葉火城〈火炎山下〉呈現從大安溪畔眺望遠方火炎山的景致。(圖/中美館提供)
▲葉火城〈火炎山下〉呈現從大安溪畔眺望遠方火炎山的景致。(圖/中美館提供)

而開館展展出的名作〈火炎山下〉,是「豐原班」核心人物葉火城晚年的重要作品,亦為中美館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之一。畫作呈現從大安溪畔眺望遠方火炎山的景致,整件作品色彩與筆觸細膩,近距離欣賞作品,更可感受到葉火城對於鄉土有著濃厚、深切的情感。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說明,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並特別關注從台中在地發展的「豐原班」。「豐原班」重要指標人物葉火城(1908–1993)出生於台中豐原,任職豐原國民學校校長期間,積極扶植當地青年藝術家,並邀請昔日學弟李石樵來台中共同指導。這群青年藝術家日復一日以雙腳走訪鄉土,以畫筆寫生記錄,形成風格鮮明的「豐原班」,作品多描繪台灣中部的風景,並屢獲省展與教員美展肯定,進而成立「葫蘆墩美術研究會」,成為推動台中藝術發展的重要力量。中美館未來也將規劃展出更多「豐原班」經典作品,讓市民認識台中文化藝術輝𤾗的歷史。

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圖為葉火城畫室情境展示。(圖/中美館提供)
▲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圖為葉火城畫室情境展示。(圖/中美館提供)

台中市立美術館典藏查詢系統已上線,開館前民眾可先上中市美術館網站一覧精彩館藏(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tcam_collectionsweb)。

 

 

相關連結:發現臺中藝術新面貌 中美館帶你探索不一樣的城市街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