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朝卿、阮義忠、林亨泰 榮獲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

行政院文化獎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文化部22日公布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表彰對有形文化資產、視覺藝術、文學等文化領域維護與發揚,由具有特殊貢獻的傅朝卿、阮義忠、林亨泰三位文化大師獲此殊榮,頒獎典禮預將於5月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

臺灣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傅朝卿。(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傅朝卿。(圖/文化部提供)

文資守護者傅朝卿,1957年生於臺南,長年致力於臺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資產調查、保存與推廣等工作,並引入國際新觀念,影響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甚深。其推動古蹟再利用蔚為臺灣風潮,亦將建築文化與文化遺產保存觀念推廣於社會大眾,並積極推動臺灣文資保存工作與國際接軌。此外,也曾帶領文化部及國立成功大學師生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發表論文,介紹臺灣文資保存成果,是戰後臺灣第一位在此發表的學者。

凝視臺灣土地與人文記憶的眼睛阮義忠(袁瑤瑤攝影)
▲凝視臺灣土地與人文記憶的眼睛阮義忠。(圖/袁瑤瑤攝)

國際攝影大師阮義忠,1950年生於宜蘭頭城,自70年代起,長年以鏡頭帶領著臺灣人的眼睛,捕捉及凝視臺灣土地的人文價值,重新喚醒庶民生活中的寶貴記憶。其攝影作品以人文紀實為主要風格,多以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為攝影主題,記錄「為臺灣的文化記憶顯影,為臺灣的人文價值定影」瞬間,曾在法國、美國、墨西哥、立陶宛、瑞典、中國、香港、澳門、臺灣舉辦個展,作品也被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等著名機構收藏。

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林亨泰。(林巾力提供)
▲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林亨泰。(圖/林巾力提供)

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林亨泰,1924年生於日治時代臺中州北斗郡(即今彰化北斗),2023年9月23日過世。從日治到戰後,辛苦轉換創作語言,為「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一生致力於臺灣詩壇的「時代性」與「本土化」,在政治最蒼白的時期,努力創作使臺灣文學不致中斷,為臺灣文學的大河史創造無數珍貴資產,對臺灣戰後新詩發展具相當重要地位,其文學涵括「現代主義」,也連結「鄉土」、「本土」與「臺灣意識」,是臺灣新詩發展縮影。

文化部長史哲哲親自致電向受獎人、家屬道賀,他表示行政院文化獎不只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更充分展現屬於臺灣的珍貴價值與重要性,也是一種人文精神傳承。三位得獎者在各自領域中有傑出貢獻,其努力和成就不僅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他們是臺灣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寶藏。

 

 

相關連結李淑德、黃俊雄及吳靜吉獲第42屆行政院文化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