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蘭君/採訪報導】
由於近年極端氣候影響,短延時強降雨,已成為目前降雨型態之趨勢。台灣今年度有多場颱風及豪雨發生,包含4個颱風與6場豪雨,所幸並未造成大規模災害,不過5/17及7/2兩場大豪雨,先後造成新竹縣市及桃園市局部地區積淹水情形。根據以上數據,豪雨事件首度超越颱風次數,顯示短延時強降雨若成為常態,未來防災預警之時間,恐將縮短。因此水利署挹注各河川局經費,投入智慧河川計畫,透過智慧化管理河川,重新爭取更多之防災時間,以精進防災成果。
經 濟 部 水 利 署 第 二 河 川 局業務區域包含鳳山溪水系、頭前溪水系、中港溪水系及後龍溪水系等四條中央管河川及五條中央管區排,共橫跨四個縣市(桃園市至苗栗縣)。該 局配合流域整體規劃,採取治理與管理並重,生態工程與環境共融,期能保有「生態河川」、「永續海岸」,達人水相依之境界。
第二河川局於107年度開始執行「頭前溪智慧河川建置計畫」,今年已進行至第二期,透過本計畫布建之感測器,可於第一時間掌握各地災情,並配合原有水位觀測與模擬運算機制,達到早期預警效益。由於防災不分中央與地方,水利署亦編列經費予各地方政府廣布感測器,以桃園市為例,易淹水地區共布設145隻淹水感測器,透過天羅地網之感測器密度,供第二河川及地方政府於第一時間同步掌握災況,以研擬解決方法,迅速排除相關災情。
除此之外,第二河川局於轄區3處易致災河段中建構三道堤防安全監測與預警機制,第一道防線由UAV影像蒐集,監測河床高灘地變化情形;第二道及第三道採沖刷粒子監控,將沖刷粒子埋設至堤腳保護工前緣及堤腳(圖一),透過三道防線共同監測並守護轄區堤防。
為即時掌握水情,第二河川局還成立防汛護水志工大隊,目前招募98位志工朋友,藉由各志工對自家附近的「熟悉」和「關心」,平時協助查看抽水站、堤防、排水等水利設施功能是否正常,災時之災情通報,提升應變人員之效率,達到全民防災的目的。秉持著「涵育水土,永續經營質優量豐之水資源」及「治理河海,維護創造自然多樣之水環境」等宗旨,由公部門及護水志工共同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