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彎腰,是農夫最溫柔的力量。」
畢業於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沈仲為,有著一顆熱愛自然生態的心,八年級生的他目前是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輔導的青農,畢業後選擇拾起鋤頭,在淡水地區耕耘著祖父母傳承下來的農地,用友善方式種植美味多汁的文旦,從農這條路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事業,也是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

沈仲為在學生時期就對農業有很深的憧憬,先後在林口與嘉義等地的農場實習,學習友善農法的種植技術及體驗農家生活,畢業後與高中同學張晏銘在祖父母的文旦園,讓家鄉的文旦繼續成長茁壯;除了淡水以外,兩人也在林口承租土地,從事養蜂、種植綠竹筍,及火龍果、燈籠果等試種,積極開創更多可能性。

一天農忙結束的歸途,沈仲為見到田裡彎腰割稻的農民映在晚霞裡的身影,頗似米勒的名畫-拾穗,以此為發想,兩人創立了臉書粉絲專頁「農拾光」,象徵著彎腰工作默默付出的農民,以及與土地接觸所感受到的動人時光。兩人時常在粉絲專頁中分享自己的工作日誌及種植心得,也撰寫農業知識與生態教育相關的文章,「農拾光」不僅是他們的品牌,也是他們分享生活與傳遞理念的窗口,期望藉由這個管道,讓更多人了解田裡的故事,以及重新認識這片每天所踏的土地。

熱愛生態的沈仲為,對自己農地的生態多樣性也相當有自信,他得意表示,他的田裡還可以發現對水質要求很高的台北樹蛙及長腳赤蛙,不僅表示這裡的環境相當好,也代表他們的作物絕對沒有使用農藥。沈仲為表示,生態保育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做到的,必須要大家一起維護,所以他致力於推動生態教育,也將生態保育的理念實踐在自己的農法,因此種出的文旦絕對是安心安全的。正如「農拾光」的精神,「彎腰,是農夫最溫柔的力量。」沈仲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這片滋養他的土地。

農業局表示,為輔導新農漁民投入農業生產,農業局首創一站式服務措施,從生產、銷售通路、包裝行銷規劃整體輔導措施,開設臉書新媒體行銷課程,讓農民學習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出去,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讓更多青年及新農民加入從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