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未竟之役」 梳理冷戰下臺灣藝文發展關係

北美館「未竟之役」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北美館年度典藏研究展即日起推出「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由臺灣策展人許芳慈與新加坡策展人陳麗瑩客座策畫,以北美館現代藝術經典藏品為主軸,探究冷戰時期起現代主義在臺灣的沿革流變,並剖析當時的社會脈絡和歷史氛圍,如何持續影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及地球家園的想像。

此展論述以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透過在文化與美學、太空探索與科技發展的競逐等非直接對戰的交鋒,所進行長達半世紀的意識形態對抗。展覽從195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與美援計畫所驅動之亞洲現代藝術、工藝與設計進行闡述,並進一步討論上述時代條件如何催生了現代家園的概念形構,分為「太空競賽後的宇宙技術」、「寰宇家務」以及「自由世界的美學網絡」主題。

▲楊英風作品樸實呈現農村景象。(記者 陳安婷/攝)
▲楊英風作品樸實呈現農村景象。(記者 陳安婷/攝)

同時,臺灣的現代主義藝術家劉國松、秦松、楊英風等,以傳統中國哲學的宇宙觀,於西方藝術在觀念和表現上進行實驗與擴張,藉著對於水墨筆法的記憶和技藝,以及傳統美學的空間意象,發展出與太空相關的創作;韓湘寧則結合甲骨文元素進行媒材的實驗,以十字線譜與天圓地方的符號性,帶出作品《上下左右中》空間意識的全新演繹;建築師王大閎的登陸月球紀念碑計畫「月神茜莉妮」,則是將中華文化精神,體現於登月行動的精神性慶賀。

顏水龍,《原住民圖紋檯燈》
▲顏水龍,《原住民圖紋檯燈》。(記者 陳安婷/攝)

除了太空探險科技的角逐,居家空間也成為另一個想像現代性的較勁之地。在50、60年代,各項美援計畫促成全球性家居文化的興起,臺灣的藝術、工藝、設計品在全世界各地的家屋中尋找新的歸屬。「水晶中的亞洲藝術家」中,由美國工藝師將藍蔭鼎、卓君庸、馬壽華等藝術家書畫雕刻於水晶上的擺飾,以及當時巡迴展出之相關影音文獻;美國政府委託工業設計師羅素.萊特(Russel Wright)來臺輔導工藝推廣計劃的相關影像資料,與長年投注臺灣傳統工藝的顏水龍,當年和萊特共事時,結合臺灣原住民圖騰及編織工藝所製造的燈具作品。

藍蔭鼎,《「舞龍」玻璃罐》,玻璃
▲藍蔭鼎,《「舞龍」玻璃罐》,玻璃。(記者 陳安婷/攝)

冷戰時期,美國以政治外交手段爭取「自由世界」陣營以對抗共產,讓臺灣藝術家的創作躍上國際。其中,由藍蔭鼎擔任主編、楊英風任美術編輯的「豐年」雜誌創刊發行,以樸拙的視覺風格呈現美援期間(1951-1965)的臺灣鄉村日常,記錄了戰後臺灣的視覺藝術早期發展。

同時,臺灣現代藝術先驅積極活躍在民主陣營的藝術網絡之中,促成新的跨國現代藝術語言,並將其成就帶回臺灣,李元佳、蕭勤於義大利參與創立的龐圖運動即從中國哲學出發,著重內在精神的自省並主張藉藝術活動進行思想體系的重建。

陳瀅如,《超星鑑定》,2016
▲陳瀅如,《超星鑑定》,2016。(記者 陳安婷/攝)

本展也介紹許多東南亞藝術家作品,藉由當代作品與研究型計畫,展現藝術家如何以創作的能動性,發展出與區域政治及歷史對話的獨特語彙,從而檢視冷戰的當代遺緒,補述「現代」歷史書寫的空缺。

本展既是對於文化冷戰及其與臺灣藝術史交互關係所提出的探詢,亦是針對這場戰役如何在現實中延續所做的藝術性調查。藉由匯聚北美館現代藝術典藏品與文獻檔案資料、觸及世界歷史議題之當代藝術計畫並牽引其間產生的辯證張力,展覽意圖重新梳理形塑現代性的歷史進程,也提出在當今面臨多樣全球議題的處境下如何找尋自身定位的反思。

陳麗可,《Barang-Barang》,2021,複合媒材
▲陳麗可,《Barang-Barang》,2021,複合媒材。(記者 陳安婷/攝)

北美館年度典藏研究展「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自10月16日至2022年2月20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