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2023 TFAM年度個展 看四位藝術家獨特創新思維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北美館)最新推出「2023 TFAM年度個展:饒加恩、施懿珊、王耀億、張永達」,自7月15日至10月8日於北美館3A、3B展覽室展出,四位藝術家各自以獨特的創作思維,開展其對不同議題的探問與辯證。

「« CdV » – 饒加恩個展」源於「遠途」創作計畫,從1910年日英博覽會開始,日本為展示其殖屬地的經濟作物、礦產與人種,有25位排灣族人參與了為期一年的旅途。文獻收藏者克雷蒙‧勞道爾(Clemens Radauer)收錄罕有紀錄這群族人走進倫敦白城市的玻璃幻燈片,藝術家因而開啟與其對話和合作。此次展覽透過這批113年前的物件離開與到達另一個文化與知識的文本,進而討論影像的轉譯與詮釋之權力關係。

「« CdV » - 饒加恩個展」展場圖,2023,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CdV » – 饒加恩個展」展場圖,2023。(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施懿珊個展」,藝術家藉由一套架空於近未來的判罰程序、與機器共治的介面、藝術行為和藝術行動參與,試圖探討近年被機器物件中介的各種人類行為和科技治理的相關議題,例如透過反身份社會定義的「穿牆實驗」,以合法臉孔影像產生一張不存於世的臉,來閃避驗證系統,作為對於「技術資產化」與政體控制的抵抗。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施懿珊個展」展場圖,2023。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施懿珊個展」展場圖,2023。(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最後一人、越南士兵、遊客、阿遠、獵人和遊手好閒者:王耀億個展」,藝術家進行同為創作者與被攝者的兩面一體實驗,使自我肉身成為交織虛構與非虛構敘事的連接點,以《富國島》、《兩隻老虎》、《我記得.我記得》、《紅藍白–我沒有美國時間》、《打獵》、《遊手好閒者》六件錄像作品,敘述因冷戰離散與全球化中移動的家族史,讓擱淺於戰爭回憶、國家圖幟、臺灣新電影等集體潛意識和個人記憶,成為建構自我認同的關鍵,並延伸至國族意識形態之隱喻。

王耀億《兩隻老虎》,2020,單頻道投影、立體聲音頻、影像時長33分。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耀億《兩隻老虎》,2020,單頻道投影、立體聲音頻、影像時長33分。(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Without Composing:張永達個展」嘗試讓渡對於作品的絕對控制權,交予來自環境中無形不可見、超脫人類掌控的放射性粒子。張永達透過蓋格-穆勒管(Geiger-Müller tubes)偵測空間中的放射性粒子,將收集到的數據交由隨機演算法進行機器學習或編寫,以生成無限且未重複的聲音或影像。這些粒子在物理世界中以無法預測的方式運動、衰變然後消逝,於作品中扮演如同藝術家、作曲家和程式設計師的角色,涉入作品的生成,藉以探問真正隨機的本質。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_nº5》(局部),2023,影像裝置,蓋格-穆勒管、蓋格-穆勒管模組、微電腦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鋯石、花崗岩、不銹鋼,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_nº5》(局部),2023,影像裝置,蓋格-穆勒管、蓋格-穆勒管模組、微電腦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鋯石、花崗岩、不銹鋼,尺寸依場地而定。(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強調,為鼓勵當代藝術創作,每年持續辦理TFAM年度個展(申請展)徵件,透過徵集國內優秀藝術創作者提案,企望帶給觀眾多樣創作型態與當代思辨。

 

 

 

 

相關連結:「無垠之森」虛實交界的渾沌森林 尋找貫穿時空的過渡地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