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日宣布2025年上半年,精選四檔協辦節目,包括:《灰男孩》、《老男孩》、《火神的眼淚》及《呱於醜小鴨變成搖滾巨星的那件事》,涵蓋獨角戲、音樂劇等類型,提供觀眾多元選擇,同時劇場大咖齊聚,還有劇團想挑戰ENERGY的16蹲風潮,令人拭目以待。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上半年,北藝中心不僅主辦「北藝嚴選」系列,也同步精選四檔協辦節目。其中《火神的眼淚》音樂劇,是一個很重要的IP,第一個序曲〈我不是英雄〉貫穿了這4個節目的重點,哪一個打火人不是英雄呢?都是英雄之旅。《灰男孩》是自我不斷蛻變之旅,就是個人的英雄之旅。她非常愛《老男孩》經過了一場旅程之後,從此跟懊悔說拜拜;《呱於醜小鴨蛻變成搖滾巨星的那一件事》醜小鴨透過音樂、創作,就是一個蛻變的旅程。
從4個節目可看出臺灣劇場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意,透過了編劇,把自己的心情挹注在文字中,所有演員把自己的成長背景捏在手上,透過排練把所有內部的痛苦、反思,呈現在舞台上。
-2-1024x683.jpg)
《火神的眼淚》以消防隊為背景,描繪消防員在執行任務時所面臨的生死瞬間與內心掙扎。舞台上會呈現雲梯車的高空救援、直升機吊掛、還有1比1的救護車等場景、真實還原生死救援瞬間。 故事工廠執行長林佳鋒指出, 3年前向公共電視拿到《火神的眼淚》作品版權,改編成音樂劇,4月27日至5月4日演出。

同黨劇團團長邱安忱說明《灰男孩》是2023年完售的作品,內容結合性別議題與白色恐怖,刻畫動盪時代的人性掙扎,是國內影視很少探討的內容。形式上一個人飾演19個角色,很考驗演員的功力。今年4月11至20日將以擴大規模的新版本回歸,除原主演林子恆,更加入蕭東意組成雙卡司輪番主演,兩場相同的走位、相同的文本,不一樣的演員演出,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唱歌集製作人詹喆雅指出,《呱於醜小鴨變成搖滾巨星的那件事》由駐團作曲家張清彥旅居紐約時,與兩位美國編劇共同創作,再由劇團將它在地化變成屬於臺灣的音樂劇。故事圍繞一名熱愛搖滾卻不被同儕接受的小鴨曉飛,因深受搖滾巨星「醜小鴨」恰哥的啟發,決定踏上尋夢旅程。該劇有兩大亮點:第一是用了大量在臺灣的親子音樂劇中罕見的搖滾曲風,包括:藍調、鄉村、重金屬、哥德、爵士等,不僅孩子們可在故事裡獲得快樂跟啟發,父母也可在聽覺上得到大滿足。第二,今年巡演的版本將嘗試呈現要練習飛起來的橋段,相信可帶給觀眾視覺跟聽覺饗宴。

你有追星夢嗎?音樂劇《老男孩》導演林聖倫(小馬)講述該劇敘述20年前臺灣一個爆紅的男孩團體「星空男孩」,因公司惡意倒閉宣告解散,20年後當年的團長林子文想召集大家重返舞台,但20年前重量級團體,20年後卻只剩下身材跟體積是重量級,能否重返舞台? 這部讓人又哭又笑的中年男子音樂劇不只想創造ENERGY的16蹲風潮,還有可能32蹲?答案都在4月24至27日5場演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