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成影   透視文學改編影視深廣多彩故事   浩瀚生命力備受關注

▲賴清德總統出席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式並到文學專區購書。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的2025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書區「文學成影」主題展館,邀集九歌、文訊、洪範、爾雅、聯合文學、印刻等出版社,共同呈現歷年來改編為影視劇作的文學故事,在台北國際書展以文學專區的形式做為發表載體,將讓更多民眾與讀者一窺文學改編成影像出版品的人文世界。

4日賴清德總統蒞臨參觀展區,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各出版社代表介紹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總統賴清德以情感豐沛的臺灣台語朗讀文學原著《屁窒囡仔的謝師宴》、《油麻菜籽》,令在場觀眾相當動容,臺文館長陳瑩芳也特別致贈該館出版、甫獲2025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插畫展入選的華、台語雙繪本《樹可能記得》、《樹仔凡勢猶會記》。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達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由來已久,臺灣產業發展的經驗豐富,極具推廣價值。(圖/文化部 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達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由來已久,臺灣產業發展的經驗豐富,極具推廣價值。(圖/文化部 提供)

下午開幕儀式,則由文化部長李遠、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九歌出版社發行人蔡澤玉、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印刻文學生活誌執行主編蔡俊傑、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周昭翡等各出版社代表共同為展覽揭幕,在台北國際書展的熱鬧盛會中,為參觀民眾提供一場充滿文學光影的饗宴。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細數臺灣文學及電影的發展歷程。他說,臺灣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從台語時代開始,雖然在推行說國語及禁說台語的年代,楊麗花歌仔戲改編成的台語電影在1982年成為最後一部台語片,但慶幸的是緊接著而來的臺灣新電影時代,從黃春明、王禎和、張愛玲、白先勇、王文興,到廖輝英、李昂等大量文學作品改編,造成1980年代臺灣電影的興盛。近年又見到許多文學作品改編為影劇及電影,因為文學乘載著臺灣社會歷史及文化,改編後很容易成為一個IP,讓更多人看見文學作品本身,甚至帶到全世界。

▲策畫設計文學專區的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說明專區的出版文學作品的特色與內容。(圖/文化部 提供)
▲策畫設計文學專區的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說明專區的出版文學作品的特色與內容。(圖/文化部 提供)

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臺文館近年除了致力於臺灣文學史料的保存與活化,同時注重文學外譯及轉譯,協助推動「文學改編影視」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台北國際書展的「文學成影」展區,位於新莊文化部的一樓藝廊則以「光浪臺流」為題,聚焦於近10年的文學改編影視現象,展期至2月26日,內容相互輝映。4月1日將於臺南本館擴大舉辦「意料之外神展開:踏上文學銀幕奇幻之旅」特展,深度展出文學改編影視的歷史脈絡及珍貴文物與影像;6月也將辦理「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媒合會,創造臺灣文學改編影視的更多可能性。

九歌出版社發行人蔡澤玉談及,九歌展位以「握筆與運鏡」呈現本次主題,也介紹經典作品《油麻菜籽》、廣獲歡迎的《花甲男孩》、改編為舞臺劇《新娘妝》的〈彩妝血祭〉等,期待讀者在展區找到喜愛的作品,主辦單位則歡迎現場觀眾參觀文訊、爾雅、洪範等出版社精心策劃的文學專門店。

▲在李遠部長(左)的培同下,賴清德總統(左二(到多家出版商攤位挑書,並由出版業者做書冊導覽。(圖/文化部 提供)
▲在李遠部長(左)的培同下,賴清德總統(左二(到多家出版商攤位挑書,並由出版業者做書冊導覽。(圖/文化部 提供)

印刻文學生活誌執行主編蔡俊傑分享《傀儡花》、《成為怪物以前》等文學原著,也談及「改編」是不同領域的相互刺激,文學創作者發想作品時將改編的可能性納入考量;影像創作者也同時從文學作品中尋求深度。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周昭翡則說,聯文展位除了展示文學大老《黃春明電影小說集》,入圍六項金鐘獎《華麗計程車行》的原著《華麗計程車》等,也推薦給讀者許多具有改編潛力的新書。

▲李遠部長(中)及臺文館館長陳瑩芳(左三)與多家出版商負責人在文學專區合影留念。(圖/文化部 提供)
▲李遠部長(中)及臺文館館長陳瑩芳(左三)與多家出版商負責人在文學專區合影留念。(圖/文化部 提供)

臺文館表示,追劇是現代人的日常,不論是電影或是電視、串流影集,都早已走入大眾的生活之中,而文學則是影視內容的重要發動機之一,因此自去年起即著手策劃一系列展覽。本次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書區」,以「文學成影」為主題,介紹戰後以來臺灣文學改編為影視劇作的多重面向,包含台語電影、武俠、瓊瑤現象、新浪潮電影、性別議題、青春校園、作家身影、追劇日常等子題。

在「文學成影」展區內,展出諸如瓊瑤經典電影《庭院深深》海報、《兒子的大玩偶》新版小說集、電視劇《台北歌手》所演繹的珍貴史料《呂赫若日記》(複製品)、《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劇照,以及《油麻菜籽》、《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俗女日常》、《花甲男孩》等原著文本,同時也將放映文學改編的經典片段,藉由文本與影視的相互對照,看見以光影說故事的臺灣生命力。

▲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專區,在攤位上受到青睞。(記者 辛澎祥/攝)
▲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專區,在攤位上受到青睞。(記者 辛澎祥/攝)

此外,臺文館與各出版社,為增進作者與讀者的互動交流,書展期間特別在文學書區規劃了36場短講,邀請48位講者,進行36小時的「文學成影」大串流,從經典作品到當紅劇作,從文學改編到IP產業,亦有新書發表會、作者見面會,讓編劇、導演及原著作者現身與觀眾近距離交流。

 

 

相關連結:2025台北國際書展「閱讀異世界」正式開幕   總統賴清德:投資自己是穩賺不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