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禮風華  文化饗宴  金門文化局舉辦傀儡戲偶展  展現特有戲劇多元魅力  備受好評

▲金門縣文化局舉辦傀儡戲偶展。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備受關注的「嘉禮豐華 傀儡木偶展」,日前已假金門縣政府文化局舉行開幕式,本次展覽屬於小而精的型態,金門縣政府文化局特別在傀儡戲團的策展中,規劃出三大主題,透過主題式展覽,帶領大家走入傀儡的世界。

文化局表示,展出主題之一 為「傳統傀儡」,由於傀儡戲早期為四角三十六尊木偶,故稱為四美班,道光年間目連救母加入一角色成為五名家。另外,展出主題二 為「金門傀儡」,起因金門傀儡由泉州傳入,常與科儀做結合,這次透過孫建德藝師生前使用木偶、展演器具、修復工具等了解金門傀儡生態。除此之外,展覽主題三則為「現代傀儡」,隨著時代變遷,木偶開始多元與華麗,甚至加入在地元素,本次透過蔡遠進團長木偶,帶領大家認識傳統傀儡戲如何因應潮流,走入現代人視野。

▲金門縣文化局舉辦傀儡戲偶展。(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舉辦傀儡戲偶展。(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文化局指出,傀儡戲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推陳出新,無論是木偶的造型還是劇目的內容,都展現出豐富的變化。例如,1990年代泉州著名傀儡戲大師黃奕缺(1928年—2007年)為參加木偶節,臨時創作了詼諧逗趣的《小沙彌下山》。為了讓小沙彌的形象更加生動活潑,他對木偶進行了創新設計,例如將胸腔放大,使其動作更加靈活。此外,大家耳熟能詳的《鍾馗醉酒》也是他的經典創作之一。而金門本地的傀儡戲也不斷譜寫新篇章,金門傀儡戲團的蔡遠進團長為推廣石獅爺文化,創作了《風獅爺獻瑞》;2021年,他更為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了《傀儡抽籤詩祈求》的劇目;去年,他還將金門傳奇人物蔡復一的故事搬上傀儡戲舞臺,展現了傀儡戲的多元魅力。

▲展出中的傀儡戲偶,在精巧的手藝製作下顯得維妙維肖。(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展出中的傀儡戲偶,在精巧的手藝製作下顯得維妙維肖。(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在2023年春節,以張文帝洋樓為背景,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傀儡戲表演,打破了傳統戲幕的限制,直接以洋樓作為舞臺,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也成為傀儡戲展演的一大創舉。文化局期待更多朋友加入金門傀儡戲的大家庭,共同譜寫金門傀儡戲的新篇章。也藉此讓一起回顧去年以張文帝洋樓為背景的傀儡戲表演,感受這場傳統與創新交融的文化盛宴。

▲具有傳統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傀儡戲偶。(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具有傳統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傀儡戲偶。(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嘉禮風華-傀儡戲偶展」自即日起至4月30日於金門縣文化局文物特藏室盛大展出,許多臺灣民眾也都渴望親臨金門一睹展覽風采,金門縣政府文化局還特別錄製了一段展覽影片,讓遠方朋友也可觀賞精彩展覽。文化局並誠摯邀請金門的鄉親朋友們也能蒞臨現場,共同欣賞這場精彩的藝術盛宴。

▲在金門文化局文物特藏室展出的傀儡戲偶與說明文獻,格外受到民眾的熱烈迴響。(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在金門文化局文物特藏室展出的傀儡戲偶與說明文獻,格外受到民眾的熱烈迴響。(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相關連結:吳金卿阿嬤打包帶編織展   金門文化局特色展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