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疫情 2020臺北藝術節 探索劇場創作新思維 喚醒藝術能量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因為疫情,今年世界許多藝術節被迫暫停或取消,邁入第22屆的臺北藝術節,因臺灣的防制得宜,順利從7月底展開、9月中順利落幕。今年臺北藝術節以「Super@#$%?」為策展主題,討論現今人類的能力如何超越標籤化,並緊扣疫情時事,探討疫情狀態下,如何使「劇場」繼續作為人們聚集和相遇的重要場所。

策展人鄧富權表示,今年對臺北藝術節來說是重整、冒險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劇場進入非常時期,大家進不了劇場,全球各地大量線上直播,現場表演的價值正被重新檢視。如果疫情過後,劇場消失了是很遺憾的事,所以今年臺北藝術節還是決定以實體活動為主,希望讓劇場持續成為大眾相遇的場所。

▲因為疫情,今年的臺北藝術節有了許多創新的思維與手法。

此次,鄧富權特別規劃「疫起策畫 Pandemic Program」,包含5檔節目,分別是《攏是為著・陳武康》(Dances for Wu-Kang Chen)、《馬尼拉動物園》(Manila Zoo – work-in-pandemic-showing)、《過往即他鄉》(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Is(o)Land Bar: Single take (Cloudy))及《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Sun Moon Lake is a Concrete Box)。

5個創作都是國際合作的作品,藝術家們提出各種傳遞方式和介面作為對策,回應疫情影響下,時間、空間與行為的諸多限制,嘗試在虛擬與現場、在地與國際、個人與公共、過去與現下之間進行創作,採用線上融合線下的方式呈現節目,創新的思考模式,讓作品更有深度更具驚喜。

當代法國重量級編舞家傑宏.貝爾(Jérôme Bel)與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共同編創的全新作品《攏是為著.陳武康》,由貝爾擔任創作概念,陳武康身兼導演及演員,兩人透過網路視訊共同編創,實踐全新的編舞實踐方式。陳武康以獨舞的形式,呈現8段自孩提時代習舞、跳舞到編舞的舞蹈人生,並交叉呈現貝爾在不同階段的多段代表性舞作。

▲《攏是為著・陳武康》實踐全新的編舞方式。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戶外節目《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在臺北試演場、迪化汙水處理廠演出,由曼谷雙年展發起者之一的利安・摩根(Liam Morgan)與藝術計畫lololol的林亭君、張欣共同合作,結合實驗影像、聲響、光影裝置,以沉浸式表演的實驗劇場,帶領觀眾走上心理、地理與物理環境下的各種移動。

林亭君表示,居家隔離成為防疫的一種方式,在不能出去的日子,造成我們生活在一個「內外」之間緊張的時刻,隔離也就像我們與周遭環境、大自然的斷裂,以此為起點,思考人與生活環境及自然界之間的互動與關係。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是唯一一檔戶外節目。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享譽歐洲的菲律賓編舞家伊薩・江森(Eisa Jocson),以在劇場內線上直播呈現《馬尼拉動物園》,伊薩和4位藝術家扮演動物及迪士尼樂園的動物表演者,邀請鏡頭前的觀眾與他們在遠端相會,一起思考人與動物的權力關係,以及勞動與階級、隔離與受困。

伊薩表示,動物園和劇場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主要目的都是「觀看」某個東西,就像看一個表演或是一隻獅子,而「被觀看」這樣的舉動,也是同時存在。透過直播,觀眾進劇場觀看直播投影,螢幕裡的表演者,同時也回看在漆黑劇場的觀眾,是很特殊的經驗。

▲《馬尼拉動物園》呈現觀看與被觀看的有趣畫面。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過往即他鄉》是參與多次歐亞雙年展的跨領域藝術家楊俊(Jun Yang)與行為藝術家松根充和(Michikazu Matsune)的作品,用講座式展演審視歷史的荒謬及訴說疫情下的心境。為了演出,楊俊從日本來臺,與松根充和分隔臺北、維也納兩地,兩人在線上討論作品及演出,以雙方的往返書信建構全新創作《親愛的朋友》。楊俊表示,希望傳達人如何踏出自己對自己的投射,超越自負,與其他人走在一起。

▲《過往即他鄉》以因隔離需兩地書信往返為架構。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由旅法藝術家林人中策劃,參與式、雲端、直播的演出呈現。他以自己在法國隔離超過50天的親身體驗,把劇場打造成酒吧氛圍的空間,邀請12位藝術家在線上演出,讓觀眾透過螢幕和藝術家聊天,分享或交換生命故事。

林人中表示,這是一場遊走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表演,觀眾走進劇場親身參與,一同進入雲端世界,作品既呼應現今的社會狀態,又突破隔閡界線,為表演藝術展演模式揭開新的方式。

▲《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是一種創新的表演方式。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