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111年全國美術展」盛大開展 為臺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旺盛生命力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111年全國美術展」歷經7個月的作品徵件評選及縝密的作業,參展作品包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等11類媒材,各類媒材前三名作品33件,入圍作品92件,共125件精彩得獎作品,並邀請歷屆免審查獎作品6件共同展出。國美館表示,「全國美術展」提供藝術創作者一個相互觀摩、切磋的平台,讓不同形態的創作理念得以相互激盪、對話,備受業界關注。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時表達對全國美展的重視與支持立場。(記者 辛澎祥/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時表達對全國美展的重視與支持立場。(記者 辛澎祥/攝)

27日的記者會中,包括文化部長李永得、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評審委員代表林章湖、黃進龍;金牌獎得獎者張俊雄(水墨類)、於同生(書法類)、劉冠意(篆刻類)、曾冠雄(油畫類)、林品潔(水彩類)、陳欣孟(雕塑類)、吳柏瑤(新媒體類)、張浩強(綜合媒材類)等人出席,共同為全國美展展開宣傳造勢。

▲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說明全國美展的發展歷程與籌辦的意義。(記者 辛澎祥/攝)
▲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說明全國美展的發展歷程與籌辦的意義。(記者 辛澎祥/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表示,今年全國美術展共徵得近1000件作品,雖然歷經疫情,藝術家仍持續創作更為精彩的作品。此次全國美術展匯集了許多的年輕藝術家,亦可看見資深藝術家作品更為精進的一面。同時,讓全國美術展成為所有的藝術家互相切磋、追求進步的交流平台,為臺灣美術創造更大的力量。

▲全國美展評審林章湖教授(左起)文化部長李永得及國美館館長廖仁義是此項展出活動的重要推手。(記者 辛澎祥/攝)
▲全國美展評審林章湖教授(左起)文化部長李永得及國美館館長廖仁義是此項展出活動的重要推手。(記者 辛澎祥/攝)

國美館長廖仁義指出,全國美展不只是新秀展,是全國性的獎項,本屆參與者年齡從14至82歲,顯見「全國美術展」廣獲國內美術創作者信賴,12年來持續培育美術創作人才,鼓舞更多創作者投入。全國美術展是我們藝術家可以出人頭地的舞台。廖館長說,本屆「111年全國美術展」參賽類別與媒材多元,從古典到當代,呈現時代性,即使是像水墨這樣古典的媒材仍呈現出當代美學的特色,全國美術展確實是臺灣當代藝術展現的最佳舞台。

▲全國美展水彩類金牌林品潔的得獎作品。(圖/文化部 提供)
▲全國美展水彩類金牌林品潔的得獎作品。(圖/文化部 提供)

國美館指出,綜觀本屆得獎及入選作品,在藝術家積極努力發揮創作能量下,呈現多元及豐碩的成果,無論在創作議題、媒材運用、風格技法上均各具特色,如水墨類金牌獎〈緣溪行〉,畫面出塵超俗,於現今疫情不安下安頓心靈;書法類金牌獎〈梁啟超詩句〉,細膩詮釋,表現出雅、暢、拙的境界;篆刻類金牌獎〈汲古涵新〉,線條委曲婉約,布局精密充實;膠彩類金牌獎〈夢的縫隙〉,述說著每個人希冀抵達心中所追求世界的嚮往。

▲全國美展書法組冠軍於同生的得獎作品。(圖/文化部 提供)
▲全國美展書法組冠軍於同生的得獎作品。(圖/文化部 提供)

另外,油畫類金牌獎〈樂園〉,畫面充滿詩意與夢境般的戲劇性;水彩類金牌獎〈少年維持的煩惱〉,以細膩的筆法詮釋當下年輕人的迷茫;版畫類金牌獎〈Dinner Table, Lane 86, Penghu〉體現對家庭的緊密依存的渴望;雕塑類金牌獎〈掉幀〉,以機動燈光裝置探索科技發達的視覺時代;攝影類金牌獎〈建築研究〉,以建築及光影的「靜」與「動」之間釋出禪意;新媒體藝術類金牌獎〈被使用條款〉,以Instagram《使用條款》反思平台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綜合媒材類金牌獎〈曠野40 香港 臺灣〉,記錄著作者在香港和臺北間的遊蕩軌跡。「111年全國美術展」展覽自即日起至10月2日展出,並於7月30日在國美館舉辦頒獎典禮,透過公開儀式恭賀並鼓勵所有得獎者,以彰顯得獎榮耀。

 

相關連結:110年全國美術展大展暨線上頒獎典禮影片 國美館精彩呈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