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易近人的大地梳理文化脈絡 -2020台北美術獎首獎張碩尹《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

【特約撰述 / 郎亞玲】

由北美館主辦的「2020臺北美術獎」根據統計,所有參賽作品,依其表現形式,平面佔總數45%,立體佔17%,影音複合媒體占22%。評審黃建宏指出,作品涉及議題範圍很廣,舉凡環境、歷史、科技等,令人耳目一新;就呈現方式來說,則加入表演、音樂、舞蹈,成為一大特色,非常期待作品能再現當代藝術最有活力、能量及最多樣的展現。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今年投件數量特別踴躍,呈現出國內藝術創作豐沛的能量。我們企圖為獎項建構具有辨視度的時代新意象,透過解開白盒子建築的瞬間與鋪天蓋地的光電環境,臺北美術獎敏銳回應當代精神。」

▲「2020台北美術獎」特展同步辦理觀眾票選活動。(圖/郎亞玲攝)

而獲得入選參展的十三組作品,超過半數運用到影像藝術表現,獨占鰲頭的張碩尹,以雙頻錄像裝置呈現,跟眾多作品相較,卻顯得樸實無華且平鋪直敘。《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創作的地方在花蓮壽豐鄉水璉部落,他以自身在山中居住兩週多的時間,拍攝部落獵人獵捕、製作器具陷阱的日常;以及當地退役老農民栽種有機山蘇、面臨事業交棒的現況。透過兩個屏幕的並置放映,道出臺灣自然界三個物種:檳榔樹、山蘇花、非洲大鍋牛之間的糾結關係網。

▲「2020台北美術獎」首獎得獎人張碩尹。(圖/郎亞玲攝)

最初,張碩尹因喜愛山蘇,開始研究台灣植物消長與土地、歷史、政治的關聯性,進而發現物種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時間流衍下人為造成的生態景觀。如「檳榔」最早相傳是由荷蘭人引進,在日治時期被禁止,但原住民卻視之為日常食品,或禮物、祭品。隨著台灣80年代經濟起飛,檳榔受到眾多勞工階級的喜愛,於是全台大量栽種;直到近年政府大力宣傳檳榔對健康的影響,檳榔文化才逐漸衰退。「山蘇」則是台灣原生蔬菜,也是原住民的傳統野菜,但後來受到都市中產階級將山蘇當成生機飲食,於是有些檳榔園開始改種有機山蘇。至於「非洲大蝸牛」則是山蘇的殺手,由日本人引進,原本要做為攝取蛋白質的來源,卻與漢人的飲食習慣不合,後來反被原住民納入菜餚。

張碩尹的整個作品,就是以「現地製作」的概念,凸顯藉由都市人藝術家、原住民獵人、山蘇農人三者之間,藉由山蘇、檳榔、大蝸牛這三種生物,串起台灣特有的生態,看見都市、部落、鄉村、三者的共生、互動與權力拉扯,勾勒出各族群間歷史的碰撞與台灣社會的獨特樣貌。他用了極為淺白易懂的影像,客觀記錄著整個過程,沒有太多情緒的渲染,也沒有懷舊或思鄉的情結,更沒有尖銳的視角與厲聲的批判。就只是一個曾經是城市中生活大半歲月的塗鴉藝術家,求學旅居英國十年後,迴身眷顧並踏查自己生活的土地,老實地學習許多器物製作與野外求生技術,並實驗著將藝術「技藝」轉化成山間「生存技能」的可能性。

▲張碩尹紀錄獵人製作陷阱。(圖/郎亞玲攝)

他平心靜氣試圖以「物」的視角,重新觀看台灣歷史人文的軌跡,探討在政治、經濟、文化結構交互影響下,最後存留於自然界中形塑的共生關係。談到影像以外的裝置,張碩尹不諱言原本有兩組的展示品,一組是在山中跟隨獵人所製作的器具;而另一組,則是現場展出的特定物件。之有所取捨,在於藝術家對空間的敏銳度,以及希望傳達的訊息,前者因為原民風格太強,所以捨棄不用。這也呼應了評審團所關注的關鍵因素-在於藝術家的作品展出計畫,能在現場可以有什麼樣的呈現,而這必須依賴藝術家在長期創作歷程中所累積的經驗。

▲張碩尹作品現場裝置。(圖/郎亞玲攝)

張碩尹在得獎感言中,他把自己比喻為部落的獵人或勇士,自敘作品反映了自我的生命歷程,從倫敦到花蓮的經驗「可能根本沒有所謂的在地或國際的分別」,每個場域都如同是一個個部落,所有成果都將是帶回部落共同分享的資產。在平易近人的大地梳理文化脈絡,作品在跨物種、跨族群、跨地域的同時,也同時擁有了跨世代的生命遞嬗。

▲張碩尹作品現場裝置。(圖/郎亞玲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