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北市府今(13)日發佈大利多!臺北市社會企業啟動融資專案,由北市產業局與玉山銀行、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及民間四大社會企業育成單位(活水社會企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B型企業協會、社企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功跨域整合產、官、研及法人單位,提供設立於北市之社會企業可申請每家最高300萬元之啟動貸款,利率僅1.6%,創全國政策性免擔保貸款措施中之最低。

記者會上亦邀請產業局輔導的社企一同參展,包括研發甘蔗吸管進而獲得法國蒙佩里耶雷平發明展金牌獎的鉅田友善材料公司,以及推動節能及綠能教育的綠然地球公司等,展現具體成果。
鄧家基副市長出席記者會時表示,社企為臺灣帶來正向改變,但若無足夠資金也無法實現影響力。目前由社企育成單位針對商業模式較成熟且社會影響力較顯著的社企,先行試辦,目前已確定有四家獲得總計高達960萬元之貸款,分別為岩生築見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籿苗創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繭裹公平貿易有限公司,這四家公司分別於扶助弱勢經濟、身障輔具提供、平衡偏鄉教育及公平貿易推廣等方面,運用極為傑出的商業模式,為社會問題及困境找出新的出路。

以本次申請貸款的「籿苗創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小人小學)為例,是臺灣少數關切家庭關係的社會企業,導入自創家庭諮詢分析孩子與家長的關係,並輔以藝術治療教育,另透過自媒體方式,倡議「家庭關係」議題,並將課程10%利潤投入偏鄉孩童服務計劃,解決偏鄉弱勢教育的問題。

「岩生築見股份有限公司」專門針對偏鄉弱勢族群提供商業模式設計,透過與原鄉部落(宜蘭大同鄉崙埤部落、南投仁愛鄉武界部落、屏東霧台鄉大武部落)共同開發,運用兼顧環境保護的畜產模式,進而協助部落經濟發展。
北市產業局每年仍持續遴選多家社會企業,提供客製化深度陪伴輔導,依個案需求給予相關營運、財務、溝通、行銷、研發、採購及業務合作等,提升社企之社會效益,今年度之招募遴選3月20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