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肯特里奇以炭筆轉譯經典 《魔笛》12月歌劇院壓軸登場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莫札特的最後一齣歌劇《魔笛》旋律豐富、劇情趣味,自1791年首演至今依然深受世人喜愛,231年來全球上映不斷。以獨特的炭筆素描動畫創作手法享譽國際的南非籍藝術大師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執導此劇,藉饒富趣味的人物與故事諷喻殖民時代悲歌,透過炭筆素描動畫打造震撼舞台視覺效果,並運用光影巧妙隱喻啟蒙年代烏托邦的理想,為莫札特筆下的「光明」結局投射出更深層的寓意。

臺中國家歌劇院今年「遇見巨人」系列壓軸,便邀請威廉.肯特里奇執導的《魔笛》,以及亞洲傑出指揮家洪毅全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共譜難忘歲末歌劇饗宴,12月15至18日登場,4場近6500張票券在開演前2個月即已完售。

《魔笛》取材自童話〈璐璐的魔笛〉,故事描述王子塔米諾與捕鳥人在歷經重重考驗後,成功營救公主帕米娜,並恢復日夜秩序。莫札特在通俗的劇情架構中,巧妙結合義大利正歌劇、喜歌劇、德國民謠與宗教音樂等形式,勾勒出角色的鮮明性格;劇中充滿共濟會「追求自由、平等、智慧與啟蒙」理念與符號,也成為學者研究18世紀歐洲社會階級與政治發展的資料。

莫札特歌劇《魔笛》臺北座談分享會大合照(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資深策展人暨藝評家謝佩霓、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
▲莫札特歌劇《魔笛》臺北座談分享會,(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藝評家謝佩霓、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圖/歌劇院提供)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與藝評家謝佩霓,從當代藝術家的《魔笛》新解分享,從啟蒙時代到殖民世紀、從音樂創作到肯特里奇的獨特創作手法與藝術成就。

藝評家謝佩霓表示,「今天剛好是法國作家普魯斯特逝世一百週年,他曾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新大陸,而是以新的眼光去看事物。」1791年的莫札特是最流行、最被推崇的一位當代作曲家,《魔笛》因為歷久彌新,持續跟未來的世代溝通,產生不同的詮釋、版本,才會不斷上演。

莫札特歌劇《魔笛》2018年東京新國立劇院演出劇照_攝影:寺司正彥
▲莫札特歌劇《魔笛》2018年東京新國立劇院演出劇照。(圖/寺司正彥攝)

《魔笛》是威廉.肯特里奇執導的第一齣大型歌劇,他說,這齣歌劇蘊含「啟蒙時期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抗衡」與「音樂的力量」兩大主題,一開始便將製作核心放在打造與主題相應的舞台場景和視覺圖像,耗時一年半以炭筆繪製舞台佈景,將大量符號與圖像逐格翻拍製成動畫影像,用黑白線條勾勒出劇中光明與黑暗、良善與邪惡、權力與控制間的對立關係。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說明,肯特里奇受到人權律師父母影響,長期關注南非種族隔離議題,並透過藝術創作探究其歷史與社會現象,將《魔笛》時空背景搬到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在原劇角色設定下,結合光影運用與暗箱原理翻轉故事的解讀視角,隱喻啟蒙時期烏托邦理想背後的殖民悲歌。

透《魔笛》過炭筆素描動畫打造震撼舞台視覺效果
《魔笛》透過炭筆素描動畫打造震撼舞台視覺效果。(圖/歌劇院提供)

謝佩霓分析,作為一個共濟會的會員,莫札特暗藏了許多3的密碼:愛的關係有夜后與大祭司的愛恨交織、王子與公主、天地與萬物眾生,三重共構出的宇宙;肯特里奇也提出了「三重時間」的見解,將原著的埃及背景,轉移到啟蒙與攝影術發明的維多利亞時代,又呼應了他成長的南非種族隔離時期,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則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支持國家歌劇院共同呈現莫札特歌劇經典之作《魔笛》。此次製作集結了國內外最優秀的藝術團隊,讓原本的經典增添了藝術層次及時代觀點,絕對是今年最值得大眾欣賞的一部鉅作。

《魔笛》12月歌劇院壓軸登場 ,此為2018年東京新國立劇院演出劇照。(圖/寺司正彥攝)
▲《魔笛》12月歌劇院壓軸登場,此為2018年東京新國立劇院演出劇照。(圖/寺司正彥攝)

讓觀眾更深入瞭解肯特里奇的創作及《魔笛》製作,歌劇院特別規劃相關主題活動,11/25獨家放映由美國公共電視製作《威廉.肯特里奇:Anything is Possible》紀錄片,透過走訪肯特里奇的工作室,探索他的藝術哲學;12/9《魔笛》共同導演呂克.德維特(Luc De Wit)將親自分享《魔笛》製作歷程與經驗;12/17舉辦舞台導覽活動,讓民眾看完演出後有機會走上舞台,體會炭筆藝術的細膩。

 

相關連結:獻給地球的寓言詩 《叢林奇譚》12月歌劇院全臺獨家登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