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仁厚看世間 追尋攝影真善美 謝霖芬的藝術風采 質量兼備快意人生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平凡就是快樂,單純也是一種幸福,樂在工作之餘尚能兼顧興趣的發揮,對公私安排得宜的藝術創作者而言,是生命價值的體現。資深的醫師背景,職場的專業呈現備受推崇,多年來在攝影的專業領域所累積的成果,也在作品中得到具體實踐,他是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

▲謝霖芬主任將醫學放在首位,獲獎成果豐碩的攝影則是他最大嗜好。

從謝霖芬的攝影作品中,反射出他對生命掌握的關愛與憐惜,特別是醫師的悲天憫人情懷,讓他在鏡頭中看見不同的人生視角,謝霖芬亦步亦趨揮灑自我,昇華了他的藝術生命,讓外界看到他截然不同的創作熱忱。嚴謹、專注、自在、分享,令人格外感動。

▲剛開始沉迷攝影的謝霖芬,技術普通,但妻與子純真自然的笑容,至今仍令他難忘。(圖/謝霖芬提供)

40年的醫師生涯,謝霖芬的生活總是忙碌不堪,雖是名醫,但熱愛攝影的那顆心卻從未停歇。將醫學與病人放在第一位,卻總要擠出一點時間放鬆自己,周休假期起個大早,天還未亮,一個人開著車,遠離塵囂,深入大自然。

坪林、陽明山、東北角等台北近郊,是他常出沒的地方,謝霖芬認為唯有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身旁可及之處,才能拍出好作品,那有土親人親的情懷,有對大自然萬物變化的深刻感受,什麼季節吹什麼風、什麼時期開什麼花、浪花拍起的高度有多高、哪個角度拍出來最好看,凡此種種都在他掌握中。因為常在熟識的地方拍攝,所以更能深刻描繪眼前所見人情美景,讓作品呈現出他內在慈悲、細膩與天人合一的胸懷。

▲《修行》是謝霖芬冒著生命危險,拍了數百次才拍到燭台岩這張唯美的照片。(圖/謝霖芬提供)

但其實謝霖芬的攝影之路是很偶然的,1985年他到美國賓州大學進修復健、風濕科時,為了拍攝教材,身上總帶著一台Nikon FM2相機,外加兩三個鏡頭,起初只是拍攝患者的關節或身體上的病變,後來假日四處走走,發現周遭的一切都很新奇,拍風景比拍病人更有趣。當時對攝影一竅不通的謝霖芬,就到書店翻閱攝影書刊學習,還會請教醫院教材室的同仁,鑽研近拍的技巧。

▲到南投三育基督書院旅遊,一入校園就可見哲儒大道數排高聳的林木。靈機一動,就在濾鏡上抹上凡士林,製造夢幻的效果,再疊上太太的照片,成為《林中的女人》。(圖/謝霖芬提供)

1986年回國前到紐約尼加拉瀑布旅遊,那次拍的照片得到1987年台大醫院攝影年賽佳作獎,參訪芝加哥復健中心順便拍下的芝城夜景,也榮獲年賽佳作獎。得獎的肯定,讓謝霖芬從此踏上業餘攝影的不歸路,攝影也成了他醫學以外的唯一嗜好。

謝霖芬獲台北市攝影學會之博學會士,曾積分破百、總積分第一名及單張作品第一名的最高榮耀。過去十多年來也陸續有數十次作品榮獲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台北市美展、北縣美展、南瀛美展、大墩美展等的優選、佳作及入選獎,另有一張人物作品被收錄為攝影教科書。他用琳瑯滿目的獎項證明了在攝影上的成就,備受好評。

▲魚眼鏡頭,慢速快門,從高處拍下台南家鄉壯觀的《蜈蚣陣》民俗盛典。(圖/謝霖芬提供)

他認為拍好風景照並非難事,但用不同的角度拍出好作品,這才是本事,技術、手法、鏡頭運用需創新不抄襲,對小細微處不曾放過,拍完後不斷地檢討,最終才能拍出和他人不同的照片,大眾常去的地方在謝霖芬的鏡頭下,就是那麼不一樣,讓人神往。

謝霖芬表示,攝影要真實才能長久,若事前安排好,那就缺乏觸動人心的力量。有次他到小兒科看照會時,遇到一位憂心的媽媽,哀傷的看著保溫箱裡的孩子。得到媽媽的允許,謝霖芬從保溫箱的另一開口,拍下她看著孩子那憂傷的眼神,那濃烈的親情震撼了他。

▲謝霖芬徵得同意,拍下《慈母的眼神》,不用言語畫面動人。(圖/謝霖芬提供)

為了拍好作品,謝霖芬有許多難得的體驗,十年前赴帛琉義診時,怕水不會游泳的他,一手抓著浮板另一手拿著租來的水中傻瓜相機,載浮載沉的拍攝。數年前夏天到澎湖旅遊,搭上輕航機繞著吉貝附近海面拍了50分鐘,驚險又刺激,後來聽說有人摔下來,他捏了一把冷汗。為了拍攝澎湖桶盤嶼數丈高的壯觀玄武岩風光,背著相機、腳架,下海拍攝,拍完已沒有船回馬公,只好在廟裡隨便找個落腳處,住了一晚。

▲《水母湖》不會游泳的謝霖芬,嘗試用傻瓜相機進水中拍攝水母的佳作。(圖/謝霖芬提供)

攝影數十年,榮耀加身,卻深感名利如浮雲,已不再為比賽而拍,現在除了不定期在新光醫院的走廊作小型個展,他只想找感動人的題材,如同醫學發表過的文章不再發表一樣,謝霖芬也在挖掘新鮮內容當素材,他著手整理作品、分類,並計劃拍些自己喜歡且可以流傳的作品,當作記錄。

▲新光醫院走廊有很多謝霖芬拍的風景照,療癒病患的心。(圖/謝霖芬提供)

從最早為有趣而拍,到現今成習慣而拍,謝霖芬心境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他的中心思想,好作品是寫實且能感動人心的,一草一木、老嫗孩童,天地萬物,至情至性,悉心觀察,隨處充滿愛,謝霖芬用愛心照料病患,用慈悲胸懷關心周遭事物,鏡頭下的一幅幅作品,盡是人文情懷,彷彿與觀者的心靈對話,細細咀嚼,回味不已。

▲《皓首窮經》是謝霖芬在成都寶光寺旅遊時,看到一位老太婆,翹著二郎腿坐在竹椅上看書,有感而拍。(圖/謝霖芬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