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安婷 採訪報導】
男孩阿羅擁有一枝神奇的紫色蠟筆,在經典繪本《阿羅有枝彩色筆》(Harold and the Purple Crayon)中,他可以透過畫筆創造世界、讓事物變得栩栩如生,也藉此展開一趟未知的旅程。派奇劇團(Patch Theatre)將這個故事化為兒童劇《閃閃星》(ZOOOM),將畫筆改為光影的變幻,於7月17至20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
-1024x440.jpg)
《閃閃星》獲2022年雪梨戲劇獎(Sydney Theatre Award)最佳兒童製作提名,故事圍繞著一位小女孩和一顆神秘的小光點,她在房間中遇到這個光點,並隨著它解開隱藏在黑暗中的祕密。觀眾們在進場時會收到小燈,在演出中,孩子可以隨著情節的變化舞動自己手中的小燈,和劇裡的女孩一起體驗驚奇的冒險。
英文劇名借用自單字「zoom」,不僅象徵光的速度,也代表遠近與透視變化──從微小光點到壯觀光影的轉變。
-1024x683.jpg)
這齣兒童劇的靈感來自克拉格特.強森的繪本作品《阿羅有枝彩色筆 》,書中描繪了小男孩Harold如何用神奇的蠟筆,在不同情境下創造出與之對應的各種物體,例如為夜晚創造了月亮照亮道路、在大海中畫出船隻以勇度汪洋;蠟筆既是魔法,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幫助他找到回家的路。
《閃閃星》用光影呼應故事中的畫筆,作為孩子創造和探索的工具,帶領孩子們進入一個由光和影構成的夢幻世界,並藉由互動參與的形式,激發小觀眾們的想像力和探索欲望,讓孩子們親身經歷故事中的闡述的自由與可能性。在劇場運用了LED燈、投影、雷射光等技術,模擬如夢似幻的環境,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許多互動橋段,讓他們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1024x683.jpg)
來自澳洲的派奇劇團成立於1972年,以創作富想像力和啟發性的兒童劇為使命,為澳洲最受尊崇的兒童劇團之一。其中《閃閃星》獲雪梨歌劇院官網稱其為「突破性」的互動兒童劇,並讚揚其帶領孩子們展開奇幻旅程的能力。劇團提到,孩子的驚奇是劇團的最大動力,最喜歡的觀眾反應是「不可能!」或者「你是怎麼做到的?!」正是這些孩子們的反應振奮了他們,繼續在表演中運用這些「古老的魔法」,帶給孩子驚奇。
-1024x683.jpg)
劇團表示,對四至八歲的孩子來說,「線性敘事」並不那麼吸引他們,因此《閃閃星》可能會根據現場兒童的參與,而有高達20種不同版本。觀察孩子對「黑暗」與「光」的反應,更與成人大不相同,例如告訴小孩「幫我帶一片黑暗來」,他們不會像成人那樣疑惑,而是會迅速找到它,可能是裝滿黑暗的密封盒、或只能看到黑暗的望遠鏡等,結果令人驚艷。
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