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台灣藝術史與社會責任 黃秋菊傳承張萬傳作品精髓 備受關注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前輩畫家在台灣藝術發展史上成為不朽的註記,也在對映時代紀實創作過程中產生正面影響力,並帶給後代子孫與藝術市場新的啟示與典範。不少前輩畫家的後代子孫在承襲作品的同時,也力求畫家的精神與作品的精邃,在在為藝術業界留下公評與推崇。過世多年的前輩畫家張萬傳,張家媳婦兒黃秋菊專職在作品編篆整理與展覽相關事務,為張萬傳老師的創作精神確立不朽的傳世地位,令人高度關注不已。

▲黃秋菊在張萬傳老師的繪畫工作室做全職與專業研究,愉悅且樂在其中。(記者 辛澎祥/攝)

黃秋菊以一個藝術的門外漢而踏進張萬傳老師的藝術與生活美學世界,因婚姻機緣從此踏入追尋藝術的不歸路,在耳濡目染與貼近張萬傳老師的創作技藝下,因而也懂得欣賞與鑑價的巧思與竅門,讓張萬傳的作品有流傳與醒世的機會。從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的張萬傳紀念展,到228紀念館的個展,視覺藝術延伸而來的研討會與專題講座,匯集了台灣文史、藝術、美學、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藝評、藏家及畫廊業者的公開評論,讓張萬傳的作品與藝術風格更具傳播與傳承,也因為黃秋菊的家族成員之一的身份,在張萬傳的作品在維護與流傳中,確立了新的歷史定位。

▲張萬傳老師在台灣前輩畫家群像中,極具個人特質與藝術文采。(記者 辛澎祥/攝)

自詡練得一身藝術作品整理包裝好功夫的黃秋菊,她細心縝密的將張萬傳老師的作品分成五大類別,涵蓋了魚、裸女、風景、靜物及自畫像,尤其張老師畫的魚系列作品,有時難以辨認品種,黃秋菊還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協助命名,更多次將作品拿給魚販辨識魚種,可見求真求實的學習精神備受肯定。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張萬傳畫的魚都有魚腥味,連貓都被引來作品前伺機而動,可見張老師創作的傳神之處。

▲張萬傳老師的魚系列作品,讓觀者神往不已。(記者 辛澎祥/攝)

一路上跌跌撞撞的探索張萬傳老師的藝術世界,從北美館的張萬傳百歲展到國父紀念館110歲紀念展,黃秋菊投注極大心力完整保留與傳承張萬傳老師的作品精華,她認為這是她堅守的社會責任,因為藝術品有厚實的生命力,也具備了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她希望以管理員的角色,逐步整理與漸次展出張老師的作品,尤其是早期與未曾曝光的創作。

▲張萬傳老師的自畫像顯得飄逸且堅毅。(記者 辛澎祥/攝)

目前黃秋菊正與地方政府商議張萬傳紀念展一事,並與國家級博物館等進行捐畫典藏事宜,這些關係到台灣藝術發展與影響的歷程與事件,正在考驗著黃秋菊所承擔的重責大任,或許,她正在見證深廣久遠的台灣藝術發展史,堅守不渝,備受期待。

▲張萬傳老師早期遊藝歐洲留下精彩且具深邃內涵的作品。(記者 辛澎祥/攝)
▲張萬傳老師繪畫與創作質量兼具,五大系列作品備受正面評價。(記者 辛澎祥/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