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識流淌」特展閱讀女性藝術的汩汩生機

【特約撰述 / 郎亞玲】

炎炎夏日,酷陽當頭;加上疫情的疑慮,要找到一個身能安然、心能安頓的所在,並非易事。在此推薦今年夏秋不能錯過的一項展覽-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於4月18日至10月18日舉辦「藝識流淌」(The Consciousness Flows Within)特展,也藉此可以走訪2013年10月24日啟用,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台灣的第一座設計建築案。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的美術館,室內面積1,244坪,雖然不是相當寬敞,但由內至外空間的穿透流暢性,讓人置其中充分感受空間的有機與舒適。換言之,這座以正三角形為基本元素的構造體,本身即可視為絕佳的巨型雕塑,在樓頂、牆面與迴廊、轉角製造匠心,讓一些微不足道的過度空間,同樣引人入勝。

「藝識流淌」女性藝術家特展的靈魂人物皆是女性,展覽是由藝術總監李梅齡女士發起,美術館新任館長翁淑英女士策劃,雖然主標題不標榜「女性藝術家特展」,但受邀的14位藝術家皆為女性,這可不是恰巧或剛好的事。吾人深知,台灣女性意識的覺醒,啟蒙於80年代初期,呂秀蓮、施寄青、李元貞等女性主義運動者,將女權介入政治議題中,而奠下日後女性主義的基礎。在90年代初期,台灣女性藝術首次被提出,並且與「女性主義」及「女性議題」公開被討論,嚴明惠、陸蓉等人策劃多次女性藝術展,女性藝術集結式議題串連,以及訴諸發聲權力取得的策略與行動,使女性藝術的能見度大為提升。

▲左為陳張莉〈心即韻〉、 右為李重重〈緣滿人間〉。(圖/郎亞玲攝)

這些戰後出生的台灣女性藝術家,其創作風格也脫離傳統「閨閣藝術」範圍。加上受到西方文化與現代主義的影響,朝向國際化、多元化的追求,且人口逐漸增加。90年代,是女性藝術家個人與其作品,昂首闊步、充滿自信的轉捩點、里程碑。2000年以降,性別意識解放之後的女性藝術走向多元化、自由化,年輕一代藝術創作者在性別處境上的考慮似乎已經不再那麼明顯,也不急於談論關於女性身分在藝術創作中的形態,台灣女性藝術發展已顯見集體的性別意識。從自覺、批判到轉化的歷程,女性藝術家群策群力,在每一次的展覽中實踐本身的性別自主與性別意識。

▲賴純純〈浪開花〉。(圖/郎亞玲攝)

究竟本項策展想回應台灣女性藝術史甚麼?或「女性藝術史」甚麼?縱觀,則集合了幾個不同世代的女性藝術家;橫覽,則囊括台灣、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各國;從東方到西方媒材,從現代到當代,從平面到立體,從多媒材到多媒體,從裝置藝術到動漫……精緻多元。觀看作品貴精不貴多,縱橫開闔、大破大立,早已透露作品能與男性藝術家放在同一位階品評,其間的微言大義,觀者終必親臨、一睹為快,才能深得我心。

▲展覽畫冊。(圖/郎亞玲攝)

最後,關於策展主標,分類的副標,為了附和「流」這個字,從中國古籍挖出隻言片語相應和,形成六個不同的單元:行流散徙、沿流溯源、鋒發韻流、放任自流、浮翠流丹及流風餘韻。即便附上註解,仍略顯牽強,無助於觀者的理解或啟發。這似乎是近期展覽一種現象,過分依賴文字的炫技,反遠離了群眾的實際需求,期待改進。

(本文作者為美學研究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