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憶出發—《影像聚落》時間中的虛與實

張國治, 一葉禪之4, 2021

【特約撰述 / 張國治】

延續2018年《「掠像」與「造像」》專題策展之核心精神追求,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會員在攝影影像藝術性的開展和學術價值的依靠,展開《「掠像」與「造像」—Part2》的規劃和展示,承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博物館前代理館長羅景中之邀,假校園內「九單藝術實踐空間」進行策劃本會會員2022年度展覽。此「九單藝術實踐空間」曾經為校內美術學院師生藝術發聲、實踐替代場域,歷來並有諸多國際大師及國內知名創作者於此空間展出,可謂是具有歷史記號之展覽空間。為繼承此一優秀空間傳統屬性,配合藝術大學的專業藝術背景,此策展作品亦以實驗與創新性為指向,能夠呼應該空間所屬替代空間活化精神和「在場性」概念為主。創作者作品能夠具備跟「聚落記憶」及「時間命題」有關的影像創作,或跨材質的實驗性創作。

▲張國治, 一葉禪之4, 2021
▲張國治, 一葉禪之4, 2021。(圖/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提供)

聚落就字面意思為:聚落,為人民聚居的地方,約分為「都市聚落」(城市)和「鄉村聚落」(村落)。聚落是人類的社會生活進入定居型態後集中居住的區域。策展論述主軸中的「聚落」概念,一指屬於臺藝大現有校地之一的華僑中學眷舍區,自多年前教育部劃撥給臺藝大使用後,由臺藝大命名為「北區聚落」群,並規劃作為近年來不斷衍生「大臺北藝術雙年展」與國際策展之場域空間,而座落此聚落內的「九單藝術實踐空間」,早期原本是九間單身教員宿舍。《影像聚落》就展出位置所在之聚落區塊而言,具有現實地理空間的聚落概念,但在這裡存有豐富的歷史空間文化記憶,特別是所謂老眷區的聚落樣式,在臺灣北部城市急遽發展快速中,已少有如此完整之地帶,蘊含亟待創作者不斷挖鑿的藝術命題。

姜麗華-換日線索
▲姜麗華-換日線索-20210819-20 。(圖/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提供)

此外「聚落」概念的另一種含意是:每個人生存於世界,必然有一個時間軸及賴以生存的「記憶聚落」區,也即是記憶層,彷彿人居住的聚落,存有各種聲音形象、影像五感的寓所。離開一個具體的人群聚落,人憑記憶聚落繼續行走活動、繼續生存於世。聚落儲存各種記憶影像,記憶聚落或情感聚落或說是記憶庫藏、窖藏,總之無論是生理腦容量「記憶體」或心靈活動「無形倉儲」,這無形倉儲、記憶聚落有敗壞、不愉快,有狂喜、晦澀不明、頹廢的、淡然的,無動於衷的,從現象學「內在意向性活動」然後投射、反射到外在現實對象,如對一個現實聚落的意向性投射,無論是客觀或主觀性,這種狀態抓取和表現,其實皆如詩學中所言「情境交融」的活動。

洪世聰, 靈光片影
▲洪世聰, 靈光片影_臺藝大STH_3501, 2022。(圖/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提供)

如此,由內在記憶經驗涉入或從聚落外觀感知而來之創作起點,或理性紀實、紀錄的聚落,跟外在時間空間不斷循環的遞變,正是本次聚落遷徙、變遷、延異、變相之各種面貌與藝術家內在「聚落區」之想像、碰撞、交織而成的創作能量場域,匯成攝影藝術家創作中的「影像聚落」,是本次策展意念,及策展要點。亦即作者創作的作品呈現絕不會是單件作品的單音之作,而是有一定數量的複音之作,亦有可能走入「文本互文性」、具有一定量體之作。本策展以下面幾個關鍵詞來定調:漫步(漫遊)、遷徙、錯落、記憶、穿越、撿拾、城市邊緣、甬道、詩意、家族影像、現地創作。由此構成攝影中實驗性創作之可能,觀者可以從中以詩性運動的漫遊步調觀賞閱讀之。

郭秀莉, 默記 #3, 2022
▲郭秀莉, 默記 #3, 2022。(圖/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提供)

(本文作者張國治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專任教授、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