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逐夢到圓夢 張秀琴展現超越時空真正的美 水彩延伸多媒材 風華再現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潛心創作的藝術工作者,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堅忍與隨遇而安的創作信念,在繪畫天地裡沈靜、清心與自在,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延伸了藝術生命的多采與讚嘆,呈現不同國度與時空環境的旅遊寫生紀實作品,令人激賞,承載神往。水彩畫家張秀琴,深遂的創作理念,對藝術時創掌握嫻熟與靈敏度,成就了她藝術自然天成的視野格局,頗受矚目。

▲張秀琴老師在繪畫領域展現樂觀自信,逐步圓夢。

從小就愛塗鴉畫畫的張秀琴,對自己的人生設定就是做個誠實又稱職的畫家,創作從逐夢、築夢到圓夢,整個生命過程就是照著自己的創作路徑做發展,用心去迎合整個生命的軌跡,讓藝術成為自己的生活中心,造夢的階段在專注與倘佯大地中盡釋風華,彩筆的漫動下觸感滋生雅趣,為她的創作舖陳找到生命的出口,是張秀琴老師持續創作尋求構圖變化的主因。

▲在歐洲寫生席地而坐,恬適而自在。

追夢而來,畫家身份的踏實圓夢,讓張秀琴的創作之路未曾停歇。她用最熟悉專業的水彩,畫出她內心的世界,也透過油臘筆的媒材工具,改變藝術創作的方向,從視覺有形的自然到感覺無私的心象,再回到藝術境界的人生舞台,讓炙熱的心迎向豐沛與創新的內涵,近年來將製作花燈所使用的布材,挹注與墨彩的混合意境,表現出視野大開的圓滿與層次主軸,提昇了觀賞的心境,將一個經由點線的蘊化而成形的畫面,表現出的緩緩情愛,充塞絲絲美感,畫境的娓娓道來可謂細膩天成,讓人格外傾心不已。

▲從複合媒材【靜夜】作品中,可以看到張秀琴構圖上的創意與巧思。

水彩畫家背景的張秀琴,作品以風景及靜物見長,但隨處可繪、隨時可畫的表現形式,循著藝術巨匠的腳步,畫遍歐洲城市風光,也豐富了她的內心世界,讓筆觸質感顯現澎湃變幻的藝術面貌。而在國外旅遊寫生的遊歷中,讓張秀琴最大的收穫是從畢卡索、梵谷、達利、米蘿、夏卡爾等大師的作品裡,找到她藝術新生命的起點,也象徵著創作的多彩與延續,必須自我的觀察與體悟,讓觀點的創新與呈現開枝散葉,屢見風華。

▲【情侶】的作品中有著複合媒材所呈現的藝術張力,令人眼界大開。

西方的現代繪畫思想,影響張秀琴最大的是超現實主義,她喜歡它潛意識的真與超越時空絕對的美,曾以【愛之頌-心靈的圓】來陳述愛的理念,化做行為符號移置到繪畫上,顯然心靈清澄的目的已達到而滿足,創作理念的圓也更加實踐了,作品所呈現出的喜悅美感,與觀者的對話中產生共鳴,使得張秀琴可以她靈敏的觸角在繪畫過程中所展現的超越性,一蹴可幾,備受關注。

▲作品【白色的對話】中有著布材與墨彩交融的開闊意境。

近年來,張秀琴專心於以布為媒材的創作藝術,讓布說話,讓布來展現內涵,發揮它的材質美,她以不同色彩、紋路、材質的布嚐試創作,透過展覽的市場試煉,口碑甚篤。透過花布的設計與拼製,經由墨彩的塗抹與渲染,一張張訴說著不同的故事,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張秀琴在創作中得以宣洩感情是她最大的收穫,讓每次的創作都是心靈的啟發與釋放,呈現快意與滿足,保留原貌,創意延伸,讓她的生命世界永保正能量的再生不息,就如其創作般。

▲從【童話故事】作品中可以一窺張秀琴多彩炫目的故事情節,令人神往。

張秀琴的創作跳脫傳統,能在多元媒材的表現中,彰顯藝術質樸與渾然天成的面貌,以及從創作銜接的介面中找到原生的雅致,在她的藝術領域尋獲追求自然與人性需求的情愛,使創作產生不息的動力,過往的展歷豐富多采,身心靈的意境啟發足見新意,是漸階提昇後的藝術觸動有著可預知的渾厚純粹,見諸作品更猶見未來的生命執悟漸入佳境。兩岸藝術交流所累積豐沛眼界,將在其繪畫生命中盡釋風華。專注,自信,做自己,張秀琴一生堅持,迎向高峰。

▲撿拾的漂流木也成為張秀琴裝置藝術創作的標地。(記者 辛澎祥/攝)

 

▲退休後的藝術生命豐沛且深遂,讓張秀琴的創作更加義無反顧。(記者 辛澎祥/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