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身動、行動-頑石劇團結合「行為藝術家」玩肢體、飆創意

【特約撰述/郎亞玲】

有「行為藝術」教母之稱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1946-)曾經說過,她之所以設立「行為藝術學院」,是希望有生之年不僅能看見年輕藝術家能傳承自己的理念並繼續創作,更重要的是努力讓這門藝術成為主流藝術的一員,作品不僅能在美術館展示,也創造歷史,「重演」作品。她的話中,透露出「行為藝術」至今未能被充分重視,大眾對它的了解與接受度,似乎仍有一段距離。

▲「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1946-)的紀錄片 《凝視瑪莉娜》(圖/取自官網)
▲「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1946-)的紀錄片 《凝視瑪莉娜》(圖/取自官網)

在美術潮流中,由於「行為藝術」在60年代的蓬勃,充滿挑釁顛覆傳統藝術的性格;同時,在時代的氛圍下,行為藝術也不斷針對當時的社會觀念、國家制度、大眾消費文化等提出質疑、嘲諷與批判。解放身體、摧毀成規、挑戰權威、呼喊自由,一直是「行為藝術」的核心理念,它具有的「人體」表達、「現場」體驗、「偶發」即興特性,兀自形成「表演」國度之中,最直接、最乖戾、最聳動、最殘酷、最暴力的一種身體美學系統,以血肉之軀衝撞僵固的社會制度,以裸露揭露壓抑脆弱的人性,以獸性直接撲向文明的蒼白咆哮。

▲頑石劇團早年行為藝術演出,於台中美術園道。(圖/頑石劇團提供)
▲頑石劇團早年行為藝術演出,於台中美術園道。(圖/頑石劇團提供)

頑石劇團成立於80年代,呼應第台灣第二代前衛小劇場的勃興,亦主張政治解嚴、反抗權威、社會改革、兩性平權等思想,並以身體行動、原創作品、實驗精神,實踐「小劇場」的自由創作和社會關懷連結等面向。小劇場對「身體」的自覺,是小劇場運動提供給台灣戲劇發展最可貴的資產,而不斷嘗試的肢體表達與運用、各種辯證東西方身體論述的建立,則提供了表演藝術更札實的基礎。台灣的「行為藝術」則也在這樣的劇場潮流中,另闢蹊徑,形成一種獨特表演型態。

頑石劇團即將在三月,邀請當代行為藝術家暨國際策展人蔡青博士(中國美術學院),將為有興趣從事行為藝術表演的愛好者,做一場精闢的線上演講。小小的火苗是否能喚起更多有志在這一塊貧瘠土壤耕耘,共舉起火把一齊向前行?值得期待。

▲行為藝術家蔡青於2021台北《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福和橋市集演出。(圖/郎亞玲攝影)
▲行為藝術家蔡青於2021台北《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福和橋市集演出。(圖/郎亞玲攝影)

策畫去年12月的2021台北《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的蔡青,出生於黑龍江虎林,長年旅居海外,活躍於當代藝術和行為藝術領域。從事藝術教育,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媒體學院教授,與天津美術學院任特聘教授。他年年來台,與台灣有著不解之緣。從得知謝德慶、李銘盛、王墨林、葉子啟….等行為藝術家.,到閱讀吳瑪悧的譯著《波依斯傳》、姚端中的《臺灣行為藝術檔案》,他認為臺灣行為藝術無所不能,惜近年氣勢稍退。直到《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讓他認識「酸屋」等新生代的一批優秀藝術家,感受到新血新生的力量。

曾有一年他在台灣,遇首批中國富商團訪台,他到西門町戴上如文革批鬥的高帽上面寫著「我是大富豪」。近年又在朋友家的屋頂花園,以101為背景做「金雞獨立」系列,反映時局。2018參加由MOCA策劃「行為藝術七人展」上北台藝博會。去年二度在臺灣隔離,在酒店先後完成了《高空發佈三指》和《隔離肖像日記》作品。今年正全力籌備《重疊卡塞爾》-第七回行為藝術巡迴展於德國「卡塞爾文件展」。未來則希望以台中為家,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科學藝術療癒基地」。

▲行為藝術家劉寅生(1974¬),現居台南。(圖/賴沛雋攝影)
▲行為藝術家劉寅生(1974¬),現居台南。(圖/賴沛雋攝影)

工作坊的帶領人是與台中關係深厚的行為藝術家劉寅生,他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因緣際會得識藝術家張永村,開始嘗試行為藝術創作。此後未曾間斷,年年都有新作品發表。他擅於做跨領域的身體新語彙的嘗試,以音樂、燈光、裝置、影像、肢體的多方謀合、摻揉、拼貼。疫情期間,嫻熟影像製作的他,反而有更多的創意呈現。他喜愛非敘事性的肢體延展律動,不刻意著墨觀念的傳達,和張牙舞爪的批判性,具有抒情的特質,和個體意識下的獨特「儀式性」。

▲鍾孟君於大度山東海別墅「屋頂劇場」發表多日行為藝術作品。(圖/鍾孟君提供)
▲鍾孟君於大度山東海別墅「屋頂劇場」發表多日行為藝術作品。(圖/鍾孟君提供)

頑石劇團的美術設計鍾孟君,喜歡跟朋友用不同的媒材實驗做創作,後來結合了肢體行為,以即興方式來發展作品。對「行為藝術」這個名詞,一開始並不熟悉,是之後回東海唸美術研究所,才發現自己之前作品大部分都被歸類為行為藝術。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的蘇玉蘭和鄭因蓮,也都十分期待工作坊後的作品發表。蘇玉蘭對身體藝術充滿興趣,曾任南藝班芝花劇團副團長,接受許多肢體創作訓練,開始影響到自己以《身體為材質》為主要創作發想。而鄭因蓮喜歡現場即時與觀眾共處的當下,演出前面對些許未知的緊張。在那時刻,用身體表達出內心的隻字片語,或是流露無法文字化的感受。

▲蘇玉蘭演出作品《我就是在這個時刻不想當人》
▲蘇玉蘭演出作品《我就是在這個時刻不想當人》。(圖/蘇玉蘭提供)

「身體」和「人」自身的愛恨情仇,不僅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印記,也同時是藝術範 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行為藝術」領域的藝術創作,相信能啟發人們朝向身心合一的狀態,並貼近自我存在與生活的真實樣貌。

(本文作者郎亞玲,頑石劇團藝術總監與編導、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詩人、逢甲大學講授表演與劇場)

 

相關連結:純淨的心宿,能動的所在-《淨土-國際行為藝術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