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書法能啟迪心靈,文字能傳遞真情,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扮演第一藝術的書法,在創作者濳心書寫下參透生命,體悟寬心自在,與觀者對話交流中建構知性溫煦,讓人深刻沈靜在這博大精深的書體領域之中,頓顯油然自得,怡然自在。馬祖籍的知名書法家陳國春八十個展,28日在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隆重登場,開幕式上連江縣政府副縣長陳冠人、文化處處長吳曉雲所率團隊與會,數十位陳國春老師的親朋至友與書界人士踴躍出席盛會,在作品的文采與書香中展現濃郁的文化底蘊,使得此展備受關注與期待。

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致詞時表示,他來到中正紀念堂的展場,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有氣質多了,深深的感覺藝術要被眾人理解,要靠支持的力量,感謝中正紀念堂提供這麽優質的場地,讓書法家陳國春老師的墨寶能在如此莊嚴寬敞的場地呈現,深厚多元的五體之美,讓藝術的無限美好與有形的美麗能在眾人面前具體展現,這樣的個展可謂帶給大家豐富的心靈饗宴,期望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國立中正紀念堂代理處長張惠珠指出,她代表館方感謝連江縣政府安排陳國春大師的書藝作品來此展出,而中正紀念堂是藝術文化的推廣平台,希望能展出更多像陳國春老師這樣精彩多元的作品,讓民眾得以分享、觀賞與學習,也期待大家能來到展場慢慢品味,深刻體會。書法家陳國春老師忍受腳痛的不適,看到現場老朋友與馬祖鄉親的熱烈向他道賀感到十分高興,愉悅的表情隱藏著他深摯的感激。陳國春老師認為書法是藝術的根,藝術已超越實用價值,字體變化顯現氣質,讓修養身心在字裡行間具體呈現,也是學習書法的最高境界。

本次個展計展出陳國春之楷書、行書、隸書、古篆等近百幅各體書法作品,許多熱愛書法的書友皆前來共賞翰墨風華,體悟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主辦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表示,陳國春老師1945年生於福建長樂,生長於馬祖,自幼因母親重視書法習作,奠定了其對書法的熱愛與執著。他的書法啟蒙於台東普師科(今台東大學)姚梅影老師,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時,又師從宗孝忱、汪雨盦等書法大家,中年師事王愷和老師、唐伯度老師,悉心指導,博採眾長,日臻精進。他鍾情於北碑張玄之遒麗質樸,又仰慕顏真卿、米芾之健勁華美,從歷代書法名家中汲取養分,遂成自家風貌。

基於書法不僅是筆墨技法的展現,更承載著千年文化底蘊,陳國春老師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躬身力行這條書藝之路。他不僅專研書法藝術,亦致力於文字學、福州方音之研究,著有《文字本義溯源研究》、《山房雜俎》等書,是對文字的本義與演變深入探討的專書。陳國春老師對語言文字的研究,為其書藝創作奠定深厚的學術基礎,使其筆墨間更具文化內涵。

據了解,此次展覽歷經長時間籌備,在陳國春老師創作的數百件作品中,精選近百件書法佳作,涵蓋聯幅、橫披、條屏、對聯等多種形式,內容精美,氣韻玄妙,充分展現書法藝術的特色與美感。他不只精研傳統書法,更勇於嘗試以多種紙材進行創作,如在餐巾紙上揮毫,以筆墨展現即興書寫的趣味與自由,體現其對書藝的創新精神。


陳國春先生以謙遜之心,不斷精進自身書藝,並致力於書法文化的推廣與傳承,將歷代書法精髓化為自身筆意,進而分享給大眾。「陳國春八十書法回顧展」呈現他數十載臨池不輟的成果,也展露了他對弘揚中華固有文化的使命感,敬邀蒞臨參觀。「陳國春八十書法回顧展」自即日起假國立中正紀念堂1樓第三展廳展出至4月7日止,歡迎民眾與藝文界人士前往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