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學古董鑑定的

〈書畫〉書畫藝術作品是收藏家重要的投資標的。(圖/楊豐榮攝)

【特約撰述/楊旭堂】

古文物是先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其中精華、珍奇,明代稱為古董(或骨董),清朝叫古玩。古董除了文人雅士喜歡收藏欣賞,也是考古學家研究古代歷史、人文藝術的重要依據。

〈古董〉文人雅士喜歡收藏、欣賞古董。(圖/楊豐榮攝)
▲〈古董〉文人雅士喜歡收藏、欣賞古董。(圖/楊豐榮攝)

老高是1949年隨國民政府渡海來台的山東老兵,有個兒子名叫「高明」,不愛讀書但對古美術很有興趣,想學一技之長,經老高朋友介紹至一家文物古董老店工作。第一天上班,店老闆要他掃地,第二天要他打雜,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掃地打雜,這小孩內心雖然想學習古董鑒定的方法,每天掃地打雜固然不是很樂意,但是比起讀書考試,輕鬆愉快多了,因此隱忍繼續上班。一年後,他鼓起勇氣跟店老闆說:「我是來跟您學習古董鑒定的,不是學掃地。」老闆聽了遞給他一條抹布說:「好,明天開始你不用掃地了。」

〈田黃薄意〉融雕刻、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刻畫精細,蘊含詩意。 (圖/楊旭堂提供)
▲〈田黃薄意〉融雕刻、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刻畫精細,蘊含詩意。(圖/楊旭堂提供)

隔天,高明開始擦拭店內大大小小的櫥櫃,如此擦著擦著又過了一年,高明忍不住再問老闆:「我是來跟您學習古董鑒定的。」此時正好有位客人匆匆忙忙進到店裡說:「老闆!老闆!請幫我鑒定一下,這塊玉是真的還是假的。」老闆突然面對高明:「你幫他看看吧!」高明一臉驚慌,心裡納悶的想著「老闆您又沒有教我如何鑒定古董,我怎麼會呢?」客人也催促著高明,你快幫我看看吧!高明無奈地將物品接過手,頓時心領神會,馬上回覆客人:「這是假的。」

為什麼高明突然會鑒定古董了呢?原來老闆第一年讓高明在店內掃地打雜,是要他觀察來來往往的客人,以及老闆的應對進退;第二年用抹布擦拭櫥櫃、整理文物,是讓高明不知不覺中接觸各式各樣真正的古文物,實際感受古董的質感與色澤,所以當他接手客人的物品,質地觸感馬上讓他真假立判,此時他才恍然大悟。

〈文心雕龍˙知音〉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圖/楊旭堂提供)
▲〈文心雕龍˙知音〉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圖/楊旭堂提供)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操練了千首樂曲,自然能懂得音樂,觀察千把劍之後,才真正曉得如何識別劍器好壞。因此要學會一種技藝,需要刻苦磨練;要當鑒賞家,不能只有紙上談兵,也要多觀察實物。誠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始有神,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就不會有很高的造詣。

以前聽王靜芝教授說過,書法作品他不必看落款便可知道是那一個朝代?那一位書法家的作品?當時初學書法的我們,心裡覺得「怎麼可能」,至今二十五年來,漸漸體會也逐步鍛鍊此能力。收藏界、拍賣領域的專業頂尖好手功夫更是了得,三年前在某家畫廊,來了一位外地收藏家,老闆準備了十件卷軸精品迎接客人,這位外地來的收藏家眼力神速精準,卷軸作品不用全開,只看半幅,甚至只攤開前兩個字,望一眼馬上斷定真、假、好、壞,不到一刻鐘時間,成交三件上百萬的作品,從容離去。這有如鷹眼的眼力,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應該是「觀千劍而後識器」吧!

〈書畫〉書畫藝術作品是收藏家重要的投資標的。(圖/楊豐榮攝)
▲〈書畫〉書畫藝術作品是收藏家重要的投資標的。(圖/楊豐榮攝)

書畫界也曾流傳民國五十年古玩鑒定的故事,有人拿古玩找溥儒鑒賞,溥儒只瞄了一眼,便說這是假的。藏家不服氣地說:「你摸都沒摸,怎麼就說這是假的?」溥儒只簡單的回了一句:「因為這玩意兒,跟我小時候見的不一樣。」

舊王孫溥儒,從小在皇宮、王府打滾長大,現代所謂的高級工藝品或古董文玩,幾乎都是他小時候看的、用的,甚至是玩具。什麼假貨能欺騙他的雙眼呢?博物館內研究員也是如此,看得多了,摸得多了,審美能力自然提高,雖然不一定像溥儒那麼厲害,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但辨別美醜好壞,是沒問題的。

〈玉帶生端硯〉仿南宋文天祥《玉帶生硯》所作之端硯。(圖/楊旭堂提供)
▲〈玉帶生端硯〉仿南宋文天祥《玉帶生硯》所作之端硯。(圖/楊旭堂提供)

當古董具有市場價值便會出現仿製品魚目混珠,真真假假。收藏、鑑賞除了古董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掌握豐富的歷史、文學、藝術、理化等方面的知識,否則可能要繳上不少「學費」。

(本文作者楊旭堂,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

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