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在地家鄉魅力 113年中市社區營造甄選起跑

113年文化局與海線社區大學合作社造專班-梧棲老街走讀課程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13年社區營造點甄選開跑,歡迎市民加入打造社區魅力、分享家鄉美好的行列。參與者可依社區特性選擇適合的類別及主題,發展在地文化及特色,今年度甄選類別為「文化社造」、「議題平臺」及「青年個人提案」等3大類,收件期限至6月19日止。

113年文化局與北屯社區大學合作社造專班-荔枝老樹公園的前世今生。(圖/文化局提供)
▲113年文化局與北屯社區大學合作社造專班-荔枝老樹公園的前世今生。(圖/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也特別於5月20日至6月7日辦理免費「社造人才培力課程」,邀請各領域師資分享多元的社造議題與成功實例,並安排專業團隊輔導社區計畫書撰寫與簡報技巧,歡迎有意參加提案之社區團體、公寓大廈、非營利組織及在地青年踴躍報名,透過社區營造計畫提出行動方案,打造臺中成為幸福宜居的永續城市。

文化局表示,社區營造30年來已累積許多豐厚精采的社區事蹟,從112年起與社區大學攜手開辦「社造專班」,目前已有超過650人次參與。透過社大培養市民終身學習力,深化公民素養與公共事務的參與能力,同時也讓學習更貼近在地知識,強化學員對生活環境的關注,也培養對社區的認同感。

113年社造點-梧棲頂寮社區赴幼兒園帶領孩童輕鬆學台語及認識在地漁村文化。(圖/文化局提供)
▲113年社造點-梧棲頂寮社區赴幼兒園帶領孩童輕鬆學台語及認識在地漁村文化。(圖/文化局提供)

此外,臺中市社區營造成績亮眼,多年來榮獲文化部績效評核佳績,成為全臺學習的標竿。近年來還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關注多元議題,如梧棲區頂寮社區為保存母語及在地漁村歷史,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孩童輕鬆學台語,並推廣「食魚」文化;神岡區溪洲社區透過製作手偶,編排具在地特色的土地公故事,邀請社區居民用台語演出,還促進身心障礙者參與,不僅培養表演者自信,更讓觀眾瞭解在地文化。南區的西川社區則為喚起居民保育社區生態意識,維護在地特有的鳳頭蒼鷹、紫斑蝶及水鳥等生物棲地,透過說明會及實地踏查等方式讓居民理解社區自然生態面臨的危機,也讓社區發展成自然生態的優質教育場域!

有關113年社區營造點甄選實施計畫相關說明與表單,可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https://www.culture.taichung.gov.tw/)或臺中市社區營造推動網最新消息(https://reurl.cc/NAnA7e)查詢。

 

 

相關連結:竹美館「巢漾潮聚」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成果    展現社區團結合作的繽紛活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