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面而來的觸動,期待雨後春筍 《54場雨-設計 X 工藝 跨域共創展》

【特約撰述/郎亞玲】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出《54場雨-設計 X 工藝 跨域共創展》,進入展場,即被一整片「雨幕」裝置震撼到,但晶瑩詩意的雨絲和緜絮般的雲層不過是個隱喻,用來表述工藝「創發」的來源與過程。有如小學自然課本中「小水滴」的旅行,大氣層中溫度的變化促使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雲。當雲的水珠達到一定質量後,就會下落至地表,形成降雨,這樣的循環是地球水資源維持不輟的要件。而每一件「工藝品」都有它的前世今生,從工藝師的創意發想,材料的選擇研發,到技術的傳承改良,至成品的行銷推廣,每個階段內在外在的斟酌、實驗,有如「對流雨」般,不斷注入新的形態和內容,得以滋養原件、豐富內涵。

▲展場入口饒富趣味的「雨」的大型裝置。(圖/郎亞玲攝影)
▲展場入口饒富趣味的「雨」的大型裝置。(圖/郎亞玲攝影)

「54場雨」,形容54種與「美」的精采邂逅,策展人也同時是資深廣告人、影像藝術家的朱玲瑢強調:「一切的故事,都源起於差異」。誠如溫度的差異形成雨;藝術美感的躍進來自文化、國情、思考、材質與應用等的差異,創作者因個別的差異性的考量而產生文化對流,造就了這次54種共創歷程,成就錘鍊琢磨、獨特唯一的作品。當代工藝精神,不是墨守成規、中規中矩,而是一段冒險嘗試、激盪切磋的美學實驗。跨出「同溫層」,享受一場狂放激越的「對流雨」的洗禮。

▲策展人朱玲瑢。(圖/郎亞玲攝影)
▲策展人朱玲瑢。(圖/郎亞玲攝影)

然而,最顯著的「共創」精神,其實來自自然環境帶來的思考。當工藝師傳承某項技藝時,必然全神貫注於自然材料的對話,換言之,他正處於與自然的共創之中。接著透過腦部思維及肢體節奏執行,一次次的重複演練乃至凝就渾然一體,生出新意、完成作品。每件工藝都不是瞬間靈感湧現即出現的,每個創意都必須扎根於風土地理,點點滴滴累積,在時間的接續和空間的延展中,散發濃厚的在地性與風土味。

▲工藝師們同聚一堂,為展覽揭幕。(圖/郎亞玲攝影)
▲工藝師們同聚一堂,為展覽揭幕。(圖/郎亞玲攝影)

本展覽展出的作品,可追溯至2007年,一連串的共創計畫,包括「Yii 」、「A New Layer」 、「HAND IN HAND」等…,曾邀請荷蘭、瑞典、德國、法國、巴西、日本等多國設計師,和臺灣工藝師進行異文化的作品研發。期間共同經歷了各種認知上的顛覆,母國文化系統的鬆動,對立、消長、替代、轉化等各種狀態的更新。

▲展出作品《鐵竹椅》
▲展出作品《鐵竹椅》。

展覽空間分別以「材性X結構」、「符號 X 生活」、「古典 X 當代」、「變化X載體」、「風味X裝飾」、「懷舊 X 遊戲」六大特性分類,呈現截然不同的詮釋語彙,不僅提供了工藝品欣賞的新視角,也能引領創作者進一步對己身作品的分析思考。如「材性X結構」的《鐵竹椅》,日本設計師研究台灣竹產業後,將竹管家具製作技法運用在鐵管上,以傳統竹編技法編織鐵片。讓這種量產化的冰冷材質,帶來細膩的手感與人文表情。藉由技法及材質的轉移,為傳統產業帶來新意。又如《砌磚計畫》,作品透過石雕技術打磨砌成的紅磚牆,以其獨特的排列方式及與容器的結合而呈現獨特的質地,並轉化成抽象的圖騰,試圖重新定義紅磚此一日常材料,並表現出一股現代感與魅力。

▲展出作品《砌磚計畫》
▲展出作品《砌磚計畫》。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於《匠人》(THE CRAFTSMAN)一書中曾強調,匠人會不會盡力做出好作品,端看他對手邊的材料有多大的好奇心。以台灣為核心的系列共創計畫,從台灣的風土文化出發,再從差異性中擷取養分,進而滋養台灣工藝的土壤。每項作品有如雨珠般晶瑩剔透,散發重生精神,展露工藝形式、內容不斷延續擴展的狀態,發揮工藝的深層本質:寬容性及交融性,讓藝術水平不斷精進提升。

54個作品,54場雨。讓我們在心靈的觸動之餘,一起期待雨後春筍。

(本文作者郎亞玲,頑石劇團藝術總監與編導,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逢甲大學、大葉大學講授表演與劇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