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歌仔戲發展  文化部將高雄傳藝園區定位臺灣歌仔戲中心

▲文化部支持歌仔戲發展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為支持歌仔戲發展,文化部13日公布「出角-歌仔青世代」新編製作、「歌仔戲旗艦展演」2項補助計畫,包含先前已公布的「外台2.0」展演補助等,以3大「輔導金」鼓勵民間劇團持續進行歌仔戲製作。文化部也定位高雄傳藝園區為「臺灣歌仔戲中心」,期盼以專責人力、經費資源及黑潮、語發計畫等,推動歌仔戲發展,除作為全國歌仔戲保存、傳承、研究、創發、節目製作及人才培力基地,亦與豫劇團共榮發展。

文化部表示,為使民間團隊有充沛時間提出計畫,3項輔導金特別錯開收件受理時間,已於5月1日公告、6月16日截止徵件的「外台2.0」展演專案補助計畫,鼓勵各劇團以既有經典外台劇目或舊有編製劇目重製為基礎,就老戲劇本修編、導演編排、音樂定譜設計、視覺設計等重新整合演出,提升整體節目演出效果。

▲文化部將高雄傳藝園區定位為臺灣歌仔戲中心。(圖/文化部 提供)
▲文化部將高雄傳藝園區定位為臺灣歌仔戲中心。(圖/文化部 提供)

13日公告的「出角-歌仔青世代」新編製作補助計畫,鼓勵青年以現代編導觀念編創傳統戲曲,讓新一代創作者透過本土元素創作出屬於臺灣本身的文化,並提供展示創作的機會,自5月15日至7月1日收件。「歌仔戲旗艦展演」補助,則鼓勵歌仔戲團以臺灣在地故事創編大型歌仔戲,故事題材可扣合現代議題、編導創意可融入現代手法、舞台設計可引入現代劇場技術,以優質節目提升歌仔戲劇場展演能量,收件日期自5月15日起至7月31日截止。

▲歌仔戲服的文化性與藝術性,展現永恆的價值。(圖/文化部 提供)
▲歌仔戲服的文化性與藝術性,展現永恆的價值。(圖/文化部 提供)

文化部指出,除持續以軟體計畫扶植歌仔戲發展,文化部亦關注民間倡議多年的「歌仔戲中心」提議。經考量高雄擁有臺灣最多立案的歌仔戲劇團,以及最多的從業人員與忠實觀眾群,具有蓬勃旺盛的發展動力,文化部也將今年完成重新整建的「左營海軍中山堂」及新建「綜合大樓」所在的高雄傳藝園區,定位為「臺灣歌仔戲中心」。

文化部說明,中山堂於1950年開幕,原是作為海軍集會場所,後改為電影院,1960年代後開放一般民眾觀賞電影,直到2009年底吹熄燈號。2013年高雄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部於2017年動工重新整建,歷經多年,於今年4月中旬完工,現正進行試營運。

▲高雄傳藝園區將定位為歌仔戲中心,扮演著戲劇傳承的重大任務。(圖/文化部 提供)
▲高雄傳藝園區將定位為歌仔戲中心,扮演著戲劇傳承的重大任務。(圖/文化部 提供)

試營運期間,傳藝中心特別安排全臺灣由南到北16個歌仔戲團於每週六、日下午,接力演出至8月;目前亦已完工的新建綜合大樓,則規劃作為展示、研習、排練場地,併隨近期正式開放將推出《歌仔上媠》特展,以歌仔戲發展史呈現各階段的演出型態。至於園區整體也將與豫劇團跨界合作、相輔相成,共榮發展。

 

 

相關連結:傳藝中心歌仔上青   全國歌仔戲比賽獲國際獎項繆思創意金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