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新文化運動 臺史博開箱國家文化記憶庫2.0 數位治理成效可觀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自110年起升格三級機構後,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2.0」數位平臺優化任務,日前舉辦國家文化記憶庫2.0發表會,開箱國家文化記憶庫2.0數位平臺之全新功能,逐步達成「平臺友善化」、「內容主題化」及「讀者國際化」三大發展目標,意義重大。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忠、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臺史博館長張隆志等貴賓出席,並由甫獲今年文化部首屆「文化科技黑客松」冠軍的扯鈴表演團體LINISM,融合當代數位科技,帶來「粼光曲徑 AURA」的精彩演出。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強調國家文化記憶庫是政府推動數位治理重要的一環。(圖/文化部 提供)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強調國家文化記憶庫是政府推動數位治理重要的一環。(圖/文化部 提供)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表示,「國家文化記憶庫」是政府推動數位治理重要的一環,掌握數位資訊及文化內容的人,應當要盡全力落實更可及性的民主,創造更親民、更容易理解及使用的方式,讓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具普及性,「國家文化記憶庫」揭示一個非常重要的新時代,也就是知識的詮釋及生產是全民的,在使用上是沒有藩籬界線與限制的。臺史博具有跨界整合能力與敏感度,不僅串連了政府各個單位,也擅長積極回應社會時事,「國家文化記憶庫」未來要努力的事,除了前端的友善化,更需要大眾及民間單位的參與投入。陳登欽說,國家文化記憶庫是記錄國民記憶的重要平臺,這是一個非常偉大且值得期待的計畫。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指出,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平台基礎上,將採優化、活化與深化政策。(圖/文化部 提供)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指出,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平台基礎上,將採優化、活化與深化政策。(圖/文化部 提供)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在各界的協力及國家文化記憶庫1.0的平臺基礎上,臺史博進一步優化、活化及深化,第一階段已完成「平臺友善化」,無論在檢索功能、效率及內容都更能符合使用者的期待,今日上線後,透過主題化及多元新創設計,國家文化記憶庫將轉型成為大家的公共財。張隆志表示,從今天起,國家文化記憶庫不再是遙遠的名詞,而是一個屬於全民共享的知識平臺,臺史博也將和所有伙伴們形成行動網絡,朝向全民共筆、記憶共享的理想邁進。

出席國家文化記憶庫2.0數位平台優化任務的主協辦方與各界貴賓,合影留念。(圖/文化部 提供)
▲出席國家文化記憶庫2.0數位平台優化任務的主協辦方與各界貴賓,合影留念。(圖/文化部 提供)

臺史博與資策會結合數位科技帶動公眾參與,聯手邀請教育工作社群,共筆完成國文庫2.0教育議題,運用知識圖譜技術呈現視覺化資料關聯性,建置「島嶼生活誌」專區,作為文化內容創作者靈感發想取材的來源;整合Instagram標籤方便民眾即時分享家鄉地方飲食風味照片,改善使用者參與體驗並將文化記憶融入生活。

 

相關連結:故宮、臺博、臺史博攜手齊發 呈現最經典的臺灣印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