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際合製已成為全球音樂產業的重要趨勢,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人共同合作,有助於突破語言與市場的藩籬。融合了多元文化、激盪音樂火花,更有機會讓作品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為推動國際合製的產出,文化內容策進院首度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及香港商華納音樂出版台灣分公司攜手,共同舉辦「2025 國際音樂創作營暨工作坊」。
創作營集結來自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美國、韓國等多國音樂人共同打造具國際市場潛力的原創新曲,藉由實務工作坊的辦理,將國際唱片公司推動華語內容進入全球市場的經驗分享給與會的臺灣產業人士。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表示,這是首次和國際音樂公司合作,希望能將更多國際級的資源帶進臺灣、為產業帶來新的刺激,也希望促成更多國際合作,將臺灣音樂人推向全球樂壇。

此次創作營邀集多位臺灣知名創作者參與,如韋禮安、閻奕格、倪子岡、柏霖PoLin等人。更邀來包含曾獲葛萊美獎殊榮的美國製作人 Damon Sharpe、選秀節目《澳洲偶像(Australian Idol)》第 8 季前 10 強的歌手 Josh Hannan,以及參與《歡迎來到王之國》、《奔向愛情》等多部韓劇 OST 的南韓創作人 Sarah.J 等國際創作者來臺。短短 3 日的創作營,共計 35 位極具市場性及高品質創作能量的國內外音樂人迅速完成了 17 首完成度極高的原創歌曲。
新加坡音樂人吳周爍指出,這次合作讓華語音樂在風格、製作層面更加創新。他也大讚臺灣音樂人專業、能力強又有才華,溝通時也很直接表達意見,合作起來非常nice。倪子岡則直言,臺灣創作者需更努力尋找自身的風格和特色,才更容易在國際市場留下印象;他認為一開始大家可能都會模仿喜歡的東西,但臺灣音樂人其實擁有獨特身份與風格,關鍵是要把那個點挖出來。倪子岡藉其國際經驗進一步表示,臺灣音樂的旋律感普遍較強,但在編曲、製作上仍有進步空間,國外創作經常由不同創作者分工合作,專職處理節奏、旋律、編曲等,這是值得學習的方向。
首度來到臺灣的印尼創作者 Abeliano 更期待地詢問「明年(創作營)還會不會再辦?經由這次的經驗,未來寫歌時也希望能在專輯中加入更多華語元素。」來自澳洲的創作型歌手 Josh Hannan 對臺灣音樂人的創作多樣性感到驚艷,不僅樂風獨特、風格多元,展現出令人讚嘆的創意與文化底蘊,琳瑯滿目美食與夜市文化,都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藉由創作營推動國際合製,更同步於北流舉行實務工作坊分享國際趨勢。以「華語音樂人如何拓展國際市場並提升全球影響力?」為題,集結華納版權亞太區創意副總裁唐達、索尼音樂臺灣總經理許惟援、華納版權臺灣董事總經理曾珺萍,以及《22世紀衛星》創辦人 Brien John 等多位產業重量級人士,透過實務經驗與臺灣音樂產業交流華語音樂人拓展國際市場的作法與心得。
張文櫻強調,國際合製的推動,除了考量市場、產出音樂作品之外,如何因應作品及市場的不同制訂行銷策略也是產業要思考的,希望在工作坊的分享中,能帶給臺灣業界更多的激盪。今年甫迎接五周年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對於支持音樂產業對接國際不遺餘力,不只辦理北流國際顧問團、臺北音樂博覽會 TAIPEI MUSIC EXPO 等產業活動,此次也共同參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