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活化轉型南崁兒童藝術村 兒童節正式開放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全台少見由古蹟、歷史建築再利用變身的南崁兒童藝術村,兒童節當天正式開館試營運,空間規劃以「親子、藝術、學習、美食」為元素,融合歷史人文精神與童趣想像,結合在地資源,串聯文學、藝術、音樂與美學,並規劃四季兒童主題活動,以多元發展,讓藝術教育進入古蹟並融入生活,開啟古蹟活化另一扇窗,也讓親子皆能在自然場域中建構古蹟保存及活化的意識,培養下一代對於文化的熱忱。

▲南崁兒童藝術村兒童節正式開館。(圖/文化局提供)

南崁兒童藝術村首展以「老屋、老樹、老記憶」為題,介紹前身北區兒童之家幼兒教育之脈絡,以及在桃園幼兒教育史上的貢獻和意義。此外也創建親子藝文街、親子美食坊、兒童演藝場、共學展示樓、翻滾草原及兒藝小火車等設施,希望在培養孩子進行藝文活動的同時,家長們也能擁有「寄放爸媽」的休憩和聚會空間。

南崁兒童藝術村前身為民國69年興建的「北區兒童之家員工及院長宿舍」,占地3,878.69平方公尺,早期為育幼院所屬宿舍,104年於完成全區歷史建築指定登錄,保存市定古蹟院長宿舍1棟及歷史建築單身宿舍與有眷宿舍共4棟,106年獲國財署同意無償撥用園區土地。

▲南崁兒童藝術村讓藝術教育進入古蹟並生活化。(圖/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桃園市近年人口淨遷入數與生育率為六都之冠,規劃友善的親子遊憩空間是市府首要目標之一。在符合場域精神前提下,透過古蹟再利用將院區轉化為兒童藝術村,除了能活化暨有空間外,也能保有難得的城市綠地。目前園區已完成多項親子設施,如:蓮霧大道、芒果彩繪牆、紙船的冒險……等值得一提的是園區彩繪皆採用可逆之安全塗料並邀請南崁國小、外社國小、南美國小等學生們參與「就是愛畫畫,南崁小小藝術家」護城河彩繪活動,同時維護古蹟並以創新手法呈現古蹟新風貌,連結在地師生創作並創造回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