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收藏

【特約撰述/楊旭堂】

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收藏經驗,收藏的物品不一定是很昂貴的東西,也許只是小時候喜歡、心愛的一個小玩具,這可以說是人生收藏的第一個經驗。

書畫藝術是中華文化在世界上最獨特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尤其書法利用線條分割黑白空間,不但是外顯的視覺藝術更有漢字意義的內涵。藝術收藏的樂趣並非僅止於購買與擁有,更是一門結合美學、知識、經驗、直覺、管理、研究與冒險精神的學習旅程,收藏一件好作品能帶給你無限的愉悅和滿足。

近日在社群朋友圈見到于右任先生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書寫贈予海軍陸戰隊的檜木匾額 「海軍陸戰隊」、「永遠忠誠」(陸戰隊隊訓),某教授說半年多前朋友在拆除海軍陸戰隊房舍時撿回,擬出售三千元,當時心想沒地方擺置,故沒有買下,後來朋友拿到網路以六千元賣出。日前(8/15)在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2021年八月拍賣會上以六萬元起拍,幾經出價,最後以六十萬元成交。這段拍賣插曲印證了書畫藝術收藏的幾個重要關鍵:

〈永遠忠誠〉于右任書寫贈予海軍陸戰隊的檜木匾額「永遠忠誠」(陸戰隊隊訓)、「海軍陸戰隊」。(圖/網路社群)
▲〈永遠忠誠〉于右任書寫贈予海軍陸戰隊的檜木匾額「永遠忠誠」(陸戰隊隊訓)、「海軍陸戰隊」。(圖/網路社群)

一、遇得到:

無論你喜歡那一位在世或已故名家的藝術作品,要有機緣遇得到其人或其作品才有可能收藏,否則即使你富可敵國,遇不到則沒有收藏機會。好東西可遇不可求,有機會遇到而沒有下手,會有一種說不出的痛,叫「後悔」。俗話說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收藏書畫也是一樣的。齊白石的同一幅畫,民國初年值12元(四尺潤例),如今已達上千萬了。

二、看得懂:

美感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人皆有之,但對藝術品的鑑賞眼光需要長期培養,一件優質的藝術品或古董擺在眼前,如果你看不懂自然不會覺得它是「寶」,早年(六〇~八〇年代)每到歲末年終大掃除期間,只要你獨具慧眼常可在路旁的廢棄物、垃圾堆中撿到寶,一些古董、文物、史料因為破舊而被當成垃圾丟棄,若無人拾取或古物商論斤秤兩收購,可能就此消失於世上。

反過來說,一件唯妙唯肖的名家贗品,你看不懂而信以為真高價購買,便可能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書畫收藏盡量避免「隔山買老牛」、「盲人摸象」,要以自己熟悉的領域為主,買你看得懂的作品,如果有機會跟藝術家本人親自購買收藏,自然可避免買到贗品。

〈靈飛經舊搨〉(局部)著名的小楷法帖,傳唐鍾紹京所書,風姿俊逸,神采飛揚。(圖/楊旭堂攝)
▲〈靈飛經舊搨〉(局部)著名的小楷法帖,傳唐鍾紹京所書,風姿俊逸,神采飛揚。(圖/楊旭堂攝)

三、買得起:

有些藝術品你有機緣遇到且親眼目睹,也有看得懂的鑒賞功夫,但不一定買得起,尤其是世界級的名作動輒數億,更非一般個人財力所及,唯有財團或國家博物館始有能力典藏。能買得起天價書畫作品的肯定不是平民,不過也有些買得起的人,並不太懂書畫藝術,只是買其名氣而已。

一般個人收藏以買自己喜歡、買得起的作品欣賞為宜,新銳藝術家低廉的結緣價常是收藏新手首購族的最愛,而收藏者購藏已具風格青年藝術家作品,也是鼓勵其創作及給予生存的機會,相生相成。

四、藏得住:

很多人的確在藝術收藏上賺到大錢,但也真的是要放得夠久,10年、20年不等,「藏得住」是強調好不容易買到了值得珍藏或後市看好的作品,就不要輕易轉賣拋售,如果因為一時的誘惑而賣出,之後要再買回來,其代價將會是好幾倍。當然,收藏保存的好,不受祝融之災、宵小光顧等天災人禍之破壞與影響,是藏得住之基本要求。

〈馬公愚篆書〉馬公愚書法筆力渾厚,俊逸神超,晚年書風趨於老辣凝練,嚴謹之外,灑脫奇肆。(圖/楊旭堂攝)
▲〈馬公愚篆書〉馬公愚書法筆力渾厚,俊逸神超,晚年書風趨於老辣凝練,嚴謹之外,灑脫奇肆。(圖/楊旭堂攝)

五、賣得掉:、

藝術投資和藝術收藏是兩個密切相關但不等同的名詞,許多人經常混為一談。偉大的收藏家,一開始是不太關注「投資」的,如果把投資獲利放在收藏欣賞之前,心態容易患得患失,那便失去收藏的真諦了。

如果你的收藏重心是兼顧藝術投資,則需考慮收藏作品是否可以賣得掉,在市場上是否具有流通價值。

總而言之,收藏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所有的收藏都不是一蹴可幾,假如你沒有大收藏家的「慧根」,那就要懂得「會跟」,掌握基本準則:買自己喜歡的、買自己看得懂的、買負擔得起的、買藝術家的精品或代表作,那麼書畫收藏不只是精神豐富,欣賞多年之後,口袋也豐富起來。

(本文作者楊旭堂,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

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