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春首部京崑大戲登場  新編京劇「知己」展新意

▲李寶春首部京崑大戲登場。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4日起分別在臺北城市舞台、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大型新編京劇「知己」,由李寶春、溫宇航領銜,臺北新劇團演出,備受期待。

京劇「知己」描述清初三位著名詞人吳兆騫、顧貞觀和納蘭性德,友情受到嚴厲考驗的故事。清順治年間發生科舉舞弊案,江南才子吳兆騫無端被掃中,含冤流放關外寧古塔。摯友顧貞觀為營救吳兆騫奮鬥十餘年,終於在納蘭性德的幫助下救出好友。無奈寧古塔的經歷把吳兆騫折騰得面目全非,知己重逢,情志卻已兩樣。「知己」是李寶春挑戰深度人物的代表作品,集編、導、演於一身。他感慨,如果這對哥兒們能相互多點體諒和包容,結局將改觀。製作人辜懷群也表示,曾有演戲的對她說,在很深很深的情裡,會有苦執著。

▲吳寶春(左)溫宇航聯手飆演技,備受好評與期待。(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吳寶春(左)溫宇航聯手飆演技,備受好評與期待。(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大型新編京劇「知己」改編自北京人藝一級編劇家郭啟宏同名話劇原著,是李寶春首度嘗試以京崑合鳴形式編創的作品,2013年首演於台北【新舞台】。李寶春表示,為了凸顯戲曲演出效果,特別設計以崑曲水磨調描摹顧貞觀儒雅耿介的文人特質;以皮黃的渲染力表現吳兆騫孤傲與卑懦的反差,藉由不同劇種的表演技法來區隔人物性格及其轉變。

▲吳寶春飾演的江南才子吳兆騫,流放至關外寧古塔的內心轉折,是吳寶春挑戰深度人物的代表作品。(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吳寶春飾演的江南才子吳兆騫,流放至關外寧古塔的內心轉折,是吳寶春挑戰深度人物的代表作品。(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認為,辜氏基金會三十多年來的實驗和創作歷程裡,以「京、崑、西樂合璧的劇樂創新」做得很值得,是可以給菊壇留下點什麼的。以「知己」為例,借重眾位藝術家包括李寶春、作曲家鍾耀光、大陸編腔家朱紹玉以及天津京劇院一級京胡呂玉勇的聯手,採用改良音場環境、納入音色柔和樂器聲響等手法,辜懷群說:「我們已經能夠讓京崑唱腔在劇中靈活對話,銜接時也不需刻意地設計過門。」

▲跳脫傳統,「知己」大戲的舞台視覺效果與演員的精銳盡出的演技呈現,將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跳脫傳統,「知己」大戲的舞台視覺效果與演員的精銳盡出的演技呈現,將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知己」集結三位戲曲名家,特邀首演時飾演顧貞觀的溫宇航回歸,京崑二門抱的溫宇航,唱腔流暢婉轉,音色通透有力,儒生氣韻渾然天成。李寶春飾演性格丕變的吳兆騫,以悠揚的唱腔、深刻的肢體作表,詮釋從桀驁不馴的孤傲書生轉變成俗不可耐的猥瑣小人。營救吳兆騫的關鍵人物納蘭明珠,特邀裘派名淨楊燕毅出演,高亢醇厚的唱腔,盡現朝廷重臣的顯赫威望。臺北新劇團當家旦角演員孔玥慈扮演默默守護顧貞觀的紅粉知己雲姬。超強卡司,重現首演盛況。

▲「知己」大戲源於清朝,對於戲中人物刻劃,極具打動人心的特質。(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知己」大戲源於清朝,對於戲中人物刻劃,極具打動人心的特質。(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新編大型京劇「知己」14與15兩日下午在臺北城市舞台演出二場;28、29下午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演出二場。

▲京崑大戲「知己」演員與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左三)合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京崑大戲「知己」演員與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左三)合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相關連結:李寶春首部京崑大戲 大型新編京劇《知己》12月登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