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受疫情影響暫別台灣文化觀光市場的【臺北戲棚】,在睽違4年後重啟演出,首檔推出元宵歡慶晚會,23日在【士敏廳】盛大登場,吸引了3百多位觀眾到場,外國面孔幾乎占了一半。開幕儀式特別邀請林金鍊老師希罕的傀儡戲演出《鍾馗祈福》,並發送平安符、糖果給【臺北戲棚】代表及現場觀眾,掀起熱潮。隨後由台北新劇團徐彥凱主演的京劇《美猴王》,講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精彩好戲,更是看得台下觀眾笑聲與掌聲不絕。

【臺北戲棚】元宵節歡慶晚會內容包括民俗體驗與戲曲演出。活動前一小時在前台有捏麵人、寫春聯、搖元宵、體驗手作天燈並品嚐紅豆湯圓;還有免費戲服試穿攝影留念、近距離觀看演員勾臉、勒頭以及樂器演奏。每個攤位前面都擠滿了好奇的民眾,戲服試穿拍照吸引了長長的排隊人潮、有人學習天燈製作、有人觀看京劇演員勾臉,而書法老師現場揮毫的春聯、精美中國結及捏麵人也都是憑券兌換的熱門選擇。



鍾馗是民間信仰驅邪逐疫的食鬼之神,習俗上凡新戲台啟用皆先跳鍾馗,除煞祈福後才能扮仙演戲,【臺北戲棚】開幕儀式便特別邀請台灣少見的林金鍊老師傀儡戲演出《鍾馗祈福》,當法師拿著懸絲傀儡鍾馗走向台下一排一排祈福時,觀眾也可近距離目睹法師操作的細膩手法,紛紛拿起手機拍下這個難得的畫面。觀賞京劇《美猴王》演出時,觀眾對穿著繽紛戲服的演員, 及眼花撩亂的武打與舞蹈表演,頻頻叫好。更有許多外國小孩雖然語言不通,但只要看到美猴王的逗趣表情便哈哈大笑,看得十分入迷。

全台唯一定目觀光劇場【臺北戲棚】自2002年設立以來,一直是令海內外觀眾大開眼界的文化櫥窗,節目內容廣納京劇、布袋戲、民俗技藝、原住民歌舞等劇場表演之外,還有化妝、服飾、音樂等「台前幕後」環節展示;觀眾不僅看秀,更能體驗傳統文化氛圍。演出舞台兩側提供中、英、日、韓四國語言字幕,並有熟稔各國語言的前台人員貼心服務,讓【臺北戲棚】近年來已成為臺灣評價旅遊熱點的首選,也是臺北市文化形象的最佳代言。

【臺北戲棚】重啟後的票價略有調整,場次更新為每周三、五、六晚間8點。首檔2月23日到3月16日,主戲是由台北新劇團擔綱演出的團長李寶春家傳絕學京劇《美猴王》。接下來將邀請國內優秀傳統藝術團隊輪流駐點演出。線上訂票透過【臺北戲棚】官網:https://www.taipeieye.com/ 以及旅遊平台如 KKday, Klook。目前除大宗團體訂單或包場需求外,海外觀眾慢慢回流中,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對損益採審慎樂觀態度,歡迎各界大力推薦。